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休闲

又见《德语课》

■雪 屏

  又见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名字和他的《德语课》,备感亲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心目里,他始终是德语文学的大哥大。读他的小说,你会觉得在现代当中,他最古典,而在古典当中,他又最现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的德国文坛,发生了三件大事:伦茨的《德语课》、格拉斯的《铁皮鼓》和伯尔的《以一个女士为中心的群像》相继问世,由此将清算法西斯罪恶的文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格拉斯和伯尔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惟独伦茨名落孙山,说来似乎有些奇怪。

  最早阅读伦茨,其实不是他的《德语课》,而是《灯船》,发表在《世界文学》上。再后来读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德语课》,而是《面包与运动》,是上海译文版的。

  《德语课》无疑是最具日耳曼民族情怀的经典小说,是民族自尊和赎罪心态的综合产物。故事是一个少年管教所的准少年犯的自叙,不过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语气,怎么看怎么不像少年,难道是翻译的问题?这个少年叫西吉,刚刚十来岁。但是他所承受的历史压力,却远不是一个孩子能够承受的。

  他是因为帮助一个被纳粹封杀的画家,而让他当警察的爸爸给送进少管所的,就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警服下面,藏着一颗盲从而愚昧之心的德国公职人员的形象,其内涵不言而喻。在伦茨的意识里,最能代表德国纳粹精神的恐怕不是盖世太保,不是党卫军,一个普通的受蒙蔽的人的形象似乎更有震撼力。恰恰是最普通的人,最日常的状态和最平凡的生活,把二战前后的日耳曼民族的荣辱兴衰,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这些基本元素,就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德国往事。

  奇怪的是,作为有良好素养的作家,又是在汉堡大学读的文学,他的小说却找不到歌德和冯塔格的痕迹,反倒是哈代和吉卜林这些英国文学大师的影子更多些,强烈的反讽和含而不露的幽默比比皆是。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对鲁格布尔乡下的景物描写,那里的庭院,那里的篱笆,那里的炊烟,以及那里成行的树木,都细腻入微,尤其是狂风,简直有如临其境之感。我还很少看到德国作家在作品中如此热衷于自然风光的描写。可惜,我刚开始读它的时候,太过年轻,往往把这么多精彩的地方忽略不计,真是大错特错了。幸好,我现在又补上了这一课。

  读一遍《德语课》,就仿佛上了一堂德育课,不是以灌输的方式,而是感染,对,还有什么情感比感染更来得有冲击性,你会不知不觉地思考很多东西,这难道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吗?

  不过,即使读过很多遍,也仍然可能漏掉许多,因为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太多的晶莹剔透的珍宝了,它等待着我们慢慢地去发现。伦茨的一系列作品近期都将再版,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又见《德语课》 2009-11-13 48256F32002924A64825766B0009538D 2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