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园 放眼社会
杭城高校联合发起首届大学生记者节
主持人:11月8日是我国第10个记者节,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倡议发起了在杭高校首届“大学生记者节”。各高校的大学生记者自发聚到一起,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敬,并共话新闻理想,憧憬未来。
校园记者热情高
记者节当天,来自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10余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共聚浙工大屏峰校区,交流采访经验和心得。
他们当中,有学生会新闻中心的记者,有校报、院报记者团的成员,还有各类学生新闻社团、新闻网、杂志社的编辑。尽管很多人并不是新闻专业,但大家有着对新闻相同的热爱。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不断更新,推动着社会进步,也带动了大学校园新闻事业的发展。如今,很多高校都活跃着积极奋进、充满热情的学生记者,他们用笔书写校园内外的新闻事件,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学校和社会的变迁。
浙工大的学生创新基地“人文日新社”,在本届记者节上发起了一次大讨论,大家就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纷纷发表观点,掀起了几次高潮,探讨的深入让人感到惊讶。
不少人认为,网络化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园记者最主要的职责是为在校大学生服务,因此要利用网络为大家提供喜闻乐见、具有价值的新闻,并进行双向互动。
累并快乐着
记者节这天,不少校园新闻工作者依然奔走在路上。
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张璐说,除了学校组织的实习外,大多数新闻系的同学都是自己找实习单位,经历之后才知道记者并不好当,快节奏的工作、无规律的作息、重负荷的压力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校内,大学生记者们已经感受到了新闻工作的高要求。走访校友、记录学生活动、向媒体投稿……大学生记者除了给校报写稿外,还承担着不少外宣任务。他们坦言,有时投了很多稿都不会被采用,觉得很受挫。一旦被采用,则兴奋异常。
新闻工作很累,然而也很充实。浙工大人文学院学生封延之曾在一家电视台实习,她说,某地山区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有记者深入当地采访报道,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热心人捐款资助,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
这件事给了封延之很大的触动。“记者的确非常辛苦,然而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她说,“累,并快乐着。”
坚守理想与激情
校园记者如何使自己具备记者应有的技能?校园媒体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校园里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站,都是学以致用的场所,可以帮助大学生记者不断提高采写新闻的能力。不过,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浙工大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主任赵瑜认为,充分调动大学生记者的社会关注意识,培养大学生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十分必要。大学生要有对新闻事业的激情和专业知识的积累,知识可以学习,而激情是无法教育的。
专家表示,激情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养,大学生要永葆这种激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实际工作,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刚刚在媒体实习过的大学生郑虹琳说,自己接触了新闻工作才知道,坚持新闻理想并不容易,不过再难她也不会放弃,“因为,通过努力一步步接近理想,是一个美好的过程”。(BBS情报员: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