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不知荣耻的“冷漠症”

  闻听这种事例,总会怒火中烧:福州市一位妇女因家庭纠纷走向河中自杀,上百人围观,竟没有一人援手相救。安徽马鞍山市歹徒当街抢钱,一位老人冲上前揪住歹徒。围观人群聚集到两百多人,老人再三向围观人群呼喊求助,却始终无人出手相帮。

  我为这种不知荣耻的冷漠痛心,替这种袖手旁观的冷酷伤心。如今,有的地方见义勇为成了一种珍稀的道德资源。我们常常为“急公好义”、“拔刀相助”的行为而喝彩而感动而流泪,这是因为麻木冷漠现象还在我们中间徘徊游荡。许多悲剧或者突发事件是由一个个偶然因素链接而成的,只要切断其中一个小环节,在不少时候是可以避免的。换句话说,只要有人喊一声,有人帮一把,很可能就会挽救一条生命,免去一次悲剧。

  和谐社会大厦不能在道德沙漠中建造。金钱的获取不能以牺牲人性之善作代价。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不仅仅是制度和技术的革故鼎新,也是道德精神的重新焕发和发扬光大。道德信念是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千百年光辉璀璨的文化长河中,嘉言懿德,史不绝书,赋予了整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厚重的历史感和道德感。一个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在社会上也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而是历史和价值的统一体。时下,全社会正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何谓荣、何谓耻,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欲加明辨并非难事,难的是一以贯之,身体力行。危难当相助,时艰应共赴,这正是荣进耻退的具体体现。

  或许,见难不助、见死不救一旦成为一股暗流浊水时,仅仅靠舆论批评、道德谴责还显不够。我们是否应考虑在制度建设上予以针对性的设计,比如对有些不道德的旁观者进行曝光,对一些漠视重大犯罪行为的局外人施以惩戒措施。大大提高其麻木冷漠成本,在道德和责任感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的某些角落,才可能根本扼制这种让正义感和同情心“蒙羞”的可悲场景的出现。

  正义感与同情心,是每个公民为人处世的“通行证”和“信用卡”。眼见他人陷入险境,一个人一个群体有能力救助时,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尽力而为,这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我们在谴责那些麻木冷漠行为的同时,也愿更多的人彰显正义与爱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不知荣耻的“冷漠症” 朱国良 2009-11-09 48256F32002924A648257665000DB4E8[A1-朱国良≈B1-丁jun] 2 2009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