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关注

浙江青年在京创办民间科学节

科学精神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在这个飘雪的日子,埋下一颗种子,所有未知的答案,让每个人用各自的方式去开启,这同样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一个网名为“姬十三”的浙江年轻人,要在北京创办完全由民间组织的科学节,并使其成为中国版的“爱丁堡科学节”。

  10月3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他和他的“科学松鼠会”成员,向这个理想迈出了第一步。

  从创办科学松鼠会,到成立独立的公司,再到这一次科学嘉年华的成功举办,虽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些微小的民间行动,但他们为科学理想所做的坚守和努力,却让我们看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把传播科学当成职业

  年初时,我曾经在杭州采访过姬十三博士。半年后,当他再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他已经把传播科学当成了自己的职业,坚决地不再给自己留下后路。 

  10月31日早上九点,深秋的北航校园寒意阵阵,数百张年轻的面孔聚集在学术交流厅外,安静地等待着一场科学嘉年华的启动。

  会场外,没有鲜花的簇拥,没有激昂的音乐背景,显得相当低调。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是唯一即将上台致词的政府官员。他注意到,启动仪式用的背景墙仅仅是一面喷绘了彩色字幕的白布,这和以往政府办的科学节所用的背景墙完全是两种档次。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是此次活动唯一的企业赞助单位,赞助的数目不详,却对此次科学节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完全由民间发起的科学节。

  这场科学嘉年华的发起人姬十三,此时正穿了一身特别隆重的黑西装,在会场里来回察看最后的准备工作。

  在科普界,这个叫“姬十三”的神经生物学博士,早已经是颇有名气的网络红人。2008年4月,他放弃了在研究所从事科研的工作来到北京,创办了一个叫“科学松鼠会”的网络博客,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在当年的11月,这个科普类博客,荣获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

  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真正的名字叫嵇晓华,一个来自浙江舟山的“70后”。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曾经专门在杭州采访过这个带有文艺气质的姬十三,一个白白净净、说话细声细气、略带腼腆的男生。半年后,当他再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他的身份已经是“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把科学传播当成了自己的职业。

  姬十三说:“松鼠会现在的影响力,决定了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把它作为一个产业长期运作下去。” 

  谈到之所以要在北京举办这次科学嘉年华,姬十三说,这是受到英国“爱丁堡科学节”的启发。这个起源于1988年的科学节,如今是国际上最富盛名的民间科普类活动。这个科学节的最大特点是,政府极少干预,只提供基础设施,具体活动内容完全由民间团体自行组织,大大减少了销耗经费的展览类活动,而突出与公众的互动性。

  很难想象,姬十三是如何解决组织这么一场大型活动所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的。他在北航校区争取到了活动场地,邀请中国科协作为活动的指导单位。和科普部谈合作的时候,副部长殷皓感到很意外,这个年轻人从始至终没有和自己谈过经费支持,这让他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真正不是为了利益而举办的科学公益活动。

  做没有经济效益的事也挺乐

  有时候,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让人理解的团队,一群做科普的人,写一堆科学而且好玩的文章,围着一个网站,做一些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事儿,还挺乐呵。 

  显然,与过去组织的单个主题活动相比,热爱科学的“松鼠”们,这次组织了一场内容庞杂、规模盛大的嘉年华。

  前期的预热活动就多达10场,平行主线又分3条,需要持票参加的活动7场,免费活动15场,预计参与人数为3000人。这样一个规模的活动,需要一支有数量而且训练有素的专业组织人员队伍。

  在科学嘉年华的每个分会场,记者可以找到身着统一黄色卫衣的年轻人,正忙碌着各种服务工作,根据科学松鼠会成员给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穿着黄色工作服的人员应该在40人左右,另外还有不少没有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

  实际上,包括姬十三在内,真正专职为此次活动工作的人员只有9名,也就是说,其他的几十只“松鼠”,这个双休日完全是在义务劳动,而且很可能还要为此搭上路费和油费。

  一个半路加入的女“松鼠”,在最后时刻被委以重任,毫不怨言地把1300袋需要在会场分发的礼物用自己的汽车运到各个会场,等全部到位时已经是凌晨一点。

  上海的“松鼠”达文西自费从上海赶来北京,只是为了能够在会场出份力。这个在高档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之前在上海组织了多场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关的科普活动,至今乐此不疲。

  还有现场的主持人和嘉宾,他们之所以齐刷刷地来到这里,就因为松鼠会需要他们,没有人提过酬劳问题。

  有时候,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让人理解的团队,一群做科普的人,写一堆科学而且好玩的文章,围着一个网站,做一些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事儿,还挺乐呵。

  据记者了解,迄今为止,这个独立的公司运作的主要项目是出版业。有不止一个人像我这样,对姬十三问过同样的问题:“你们靠什么赚钱?”“松鼠”给我的回答却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着眼于利益的,松鼠会的存在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大都在25到35岁之间,职业包括大学教师、博士生、中学教师、科学记者和编辑,以及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人,人数超过80人。按照“松鼠”们自己的说法,这个团体里的绝大部分,都属于两类人——“理工男”加“文艺女”,两者相互合作,相得宜彰。

  我相信,对于这样一群视科学为最大财富的科学青年来说,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只是在现代这个物质社会,他们的坚守和努力让我们倍加感动。

  埋下科学的种子

  用各自的方式去开启

  

  科学嘉年华启动的当天,在北航新主楼第一报告厅的会场,中央电视台《科技人生》节目制作团队正在与观众进行互动。

  在开场前,《科技人生》栏目制度人冯其器临时插入了一个内容,他带来了《科技人生》2007年开播时第一期制作的节目,节目的名字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民大于天的博大情怀》。

  在这一天,重新播放这部片子,显得格外有意义。

  当片子的开场中出现钱学森的镜头时,现场顿时肃静了下来,近半个小时的片子,场内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杂音。“松鼠”之一的老孙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认真地看过一部电视专题片了,片子放完的时候,他注意到,现场有许多人哭了。

  来参加科学节活动的观众,九成以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同时也不乏知名学者的身影。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完成作业,也不是来赚稿费,而是想在这里听到或发出独到的声音,希望从不同学科的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灵感。

  于是,我们在科学节上听到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对话:神经学和社会学的两位专家坐在一起讨论,早产儿的大脑是不是会更聪明;物理学家用热守恒的原理证明,如何科学有效地减肥;让食品学博士来解释,“食物相克”的说法靠不靠谱……

  也许与这些学者所从事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相比,今天的话题显然过于渺小,但是他们同样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在推动科学在大众的传播。

  三岁的汤泽浩,此时正和父亲汤炜一起坐在学术交流厅,对于台上的演讲,小家伙完全听得云里雾里,但是现场的气氛还是让汤泽浩感觉很兴奋,汤炜希望,这种探究的氛围能够帮助孩子认识真正的科学。

  在科学节宣传册的最后一页,记者发现贴了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了几颗植物的种子。

  这些神秘的种子,是科学松鼠会在中科院工作的“松鼠”提供的,据说是他们培育的新品种。

  记者叫住正准备转身进会场的姬十三,问这是一颗什么种子,他淡淡地笑着说:“带回去种下去试试吧!”

  科学精神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在这个飘雪的日子,埋下一颗种子,所有未知的答案,让每个人用各自的方式去开启,这同样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浙江青年在京创办民间科学节 本报记者 余华 2009-11-09 浙江日报000102009-11-0900035;浙江日报000102009-11-0900036;浙江日报000102009-11-0900037;48256F32002924A6482576680036CBB4[A1-余华≈B1-周建国] 2 2009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