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华盛 大海上做水产

  本报讯(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商玉坤 厉宝仙)近来,一艘2500吨级的大型加工渔船“华盛渔加1号”经常出没在浙东海域,其周边还有数百艘小渔船围绕着它作业。这是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流动加工渔船,今年以来创造了5000多万元的产值,还带动了数百名渔民致富。

  打造“华盛渔加1号”的,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瑞安华盛水产品加工厂。与传统渔船最大的不同是,“华盛渔加1号”配备了3条国际先进的自动水产干制品加工流水线,可对捕获的水产品即时加工,保证海产品的鲜度和安全性。

  “华盛水产”主要加工丁香鱼、毛虾等水产品。厂长郑志成告诉记者,丁香鱼是一年生的小鱼,离水数小时就会死亡,被称作“离水烂”。为使丁香鱼干更新鲜,“华盛”投资5600多万元建了一艘海上流动加工渔船。

  “华盛渔加1号”两小时就可以将新捕获的小鱼小虾制成成品。以丁香鱼干为例,以往将丁香鱼运回陆地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的产品最高价格也只有6美元一公斤,现在即捕即加工,使丁香鱼干价格翻番。据预测,今年华盛公司产值增幅将达14%,利润增幅更大。

  利用这个平台,华盛公司与渔民形成了“大船带小船”的经营模式。每次出海,“华盛渔加1号”都会带领一两百艘渔船协同作业。渔民捕获鱼虾,立即卖给“华盛渔加1号”,拿到现金收入。两小时后,这些水产品就会被加工成水产干货。

  “大船带小船”作业,免去了渔船传统作业时运输水产品回港的往返环节,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并延长了海上作业时间。据测算,以我省最普遍的150匹马力渔船为例,每天海途往返节省6小时,一艘船可节省能耗约800元,每天还能增产1吨多,每条渔船每年可增收4万元。舟山一位渔民告诉记者,他们10月份以来跟随“华盛渔加1号”作业,10天下来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收入。

  “华盛水产”董事长陈善平表示,目前来看,一艘加工船已无法满足渔民们的需要,眼下他们正计划购置新的加工船,带动更多渔民致富。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华盛 大海上做水产 2009-10-28 48256F32002924A64825765700338CED[A1-杨军雄≈A5-商玉坤≈A5-厉宝仙≈B1-郑建国≈B1-韩春丽] 2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