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宁大组建跨学科团队服务企业

解决130余项难题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芝萍 李九伟 记者 陈醉) “烟尘弥漫,一米以外看不清楚人。”说起曾经的废杂铜精炼连铸生产车间,宁波金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直摇头。如今,走进改造后的新车间,你几乎看不到粉尘。

  这一变化得益于宁波大学跨学科团队的集体智慧。他们帮助企业研发了“熔炼连铸烟尘收集和粉尘环保处理系统”,不仅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而且烟尘排放量仅为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据了解,今年以来,宁波大学跨学科团队已帮助企业解决130余项难题,合作总经费达1000万元。

  “高校的科研资源只有与企业充分结合,才能真正服务企业,成为地方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宁波大学跨学科团队领头人刘新才教授说。在之前开展科技帮扶的基础上,2007年,宁波大学抽调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和能源工程等多种学科的骨干组成了跨学科团队,走进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多学科组合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困。“废杂铜冶炼再生”一直困扰着铜材加工行业。废杂铜冶炼出来的铜材成品率仅60%,生产出来的铜材制品容易开裂,不得不重新回炉。这个项目涉及材料、机电等多门学科知识,宁波大学跨学科团队揽下了这个难题,运用多种知识进行试验,终于找到了成品铜开裂的原因,将废杂铜冶炼的成品率提高到100%。

  企业依靠高校的科研成果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宁大科研团队帮助金田集团实现了以废杂铜为原料的精炼环保处理技术、熔体洁净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的创新。在过去的3年里,校企联合开发的“异型铜材”销售额年增幅达到53.74%,实现产值6.1亿元,同时为企业节约开支925.16万元。

  企业也成为了高校提升科研能力的试验田。宁波大学最近与合作企业一起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生产一线遇到的新问题,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课题。我们下一步想从烟尘中提炼出有用的金属,这项研究已列入国家支撑计划。”刘新才教授自信地说。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宁大组建跨学科团队服务企业 2009-10-27 48256F32002924A64825764A002D1CC7[A2-陈醉≈B1-吴雅茗] 2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