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老师傅传帮带 大学生冒尖快

海盐广建大学生创业园

  本报讯 (记者 陈培华 海盐县报道组 汤燕萍 李刚)眼下,许多地方辟地开园,扶持大学生创业,海盐县却别出心裁:在企业内广建大学生创业园,由企业技术骨干带领大学生组成创业团队,集体创业,大学生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内建创业园,好比为大学生创业系上保险带。”海盐县人事局局长田永坚介绍说,经调研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因资金、市场信息及实践经验等缺失或不足,个人自主创业能力较弱。海盐从去年9月开始在企业内建大学生创业园,让大学生在风险较小、压力较轻且创业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工作。目前,全县已创建企业大学生创业园32家,吸纳大学生1600多名。

  以企业为主体,让大学生唱主角,是海盐企业大学生创业园的最大特点。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围绕生产项目和技术课题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派出技术骨干担任创业园“带头人”,直接对大学生“传帮带”。县里还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专利申请等一条龙服务。

  大学生创业园的兴起,让大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帅毅进入浙江吉安纸容器公司不满3年,去年加入企业创业园的热电创业团队,他和队友完成了4个技改项目,每年为企业降本增效600多万元。最近,他被评为企业的“专业工程师”,每月享受600元津贴。他说:“如果没有创业园,我就不可能这么快冒尖。我喜欢这里的创业氛围。”创业园点燃了大学生的创新激情,目前共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10项,获专利51项。

  大学生创业激情的迸发,也让企业尝到了甜头。浙江摩根莱茵标准件检测公司大学生创业园申报的两个项目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科研项目;一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园初步完成了低盐度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实验;浙江七丰五金标准件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团队,攻克了“高速铁路螺纹道钉”批量生产质量不稳的难题……海盐三维冷挤压成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生良算了一笔账:企业创业园成立1年多来,6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共参与实施10个项目,为企业增效800万元,研发的一个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即将投产。企业将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创业园的研发资金,吸引更多大学生加盟。

  据统计,建有创业园的企业大学生流动率远低于其他企业。县里每年安排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奖励,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水平的创业园“带头人”,为创业团队增添实力。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海盐广建大学生创业园 2009-10-27 48256F32002924A648257658002F61DC[A2-陈培华≈B1-李应全] 2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