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关注

为期4天的浙江省第十六届房地产博览会昨日落下帷幕,在素有杭州楼市“风向标”之称的房博会上,无论是地产商,还是购房者,都在追问——

杭州楼市:“风”往哪里吹?

  一边是购房者的无奈与焦虑,一边是售楼小姐的冷淡与坦然。身处熙熙攘攘的浙江省第十六届房博会,记者体会到了不同人群截然不同的心境。

  十月份是房地产市场中传统的“银十”季。本想趁着房博会好好挑一挑房,兴冲冲挤进展台的人们却被现实“撞了一下腰”:可售房源不多,价格也比年初涨了一大截,杭州楼市的坚挺与强势,让很多人的“新房梦”又模糊起来。

  事实上,面对高房价和房源的紧俏,不仅仅是购房大军,就连房产商和相关部门也在被誉为楼市“风向标”的房博会上追寻答案:“风向标”吹出的究竟是什么风?

  “万元房”渐行渐远

  “股市还在3000点徘徊,楼市却似乎提前回到了6000点。”在房博会上,一位购房者对记者笑言。确实,从房博会及之前的售房情况来看,杭州的“万元房”半径已经迅速蔓延开来。

  今年年初,在滨江、下沙、闲林等板块,还能找到不少万元以下的房源,比如,当时位于下沙的“保利东湾”楼盘,售价为7500元/平方米。而现在,“保利东湾”的售价达到了1.6万元/平方米,比年初涨了一倍多。城北的丁桥板块,一直被认为是个价格洼地,然而,在广宇格里、天阳格里的万元房展位,一位年轻的白领显然被快速上涨的房价“雷”到了:“什么,我今年五月份去看的时候,丁桥房价还只有七千啊!” 

  “万元房”蔓延至远郊,曾经的“万元房”身价又往上直蹿,向着“2万元房”迈进,杭州城西北申花板块的文鼎苑迈入了2万元大关,钱江新城、市中心新楼盘普遍站上了每平方米2万元高位,3万元以上的也并不鲜见。

  不仅仅是价格上去了,在房博会的参展楼盘中,排屋、别墅等低密度物业明显增多,许多楼盘户型面积增大,越来越有高端化趋势。在世贸展馆,即将推出的排屋、别墅项目让记者眼花缭乱。走英伦路线的西溪伊萨卡,也打出“公寓售罄”的牌子,接下来推出的是2万元/平方米的别墅。

  位于杭州城西留下镇附近小和山的“泊林漫谷”楼盘的展台被年轻人团团围住,虽然这个项目离城中心距离不近,但风景秀丽,空气好,最难得的是公寓均价在7300元/平方米左右。

  “万元房”,曾经是许多年轻人首次置业的第一选择;“总价在1百万左右”,曾是刚性需求集中的释放源。不过,这样的房子只能不断地用距离的代价来交换了。

  投资客“重现江湖”

  “一手拖个小拉杆箱,里面装着楼书、矿泉水、餐巾纸,另一只手再挥个小旗子,我就像名导游了。”房博会上,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小林幽默地说。从今年5月前后开始,小林和她的先生,已经接待了五六拨来自老家温州苍南的购房团了。早有经验的她,在房博会前就备好了小拉杆箱,便于存放各种资料,并向单位请了两天假。

  在省房博会期间,浙江世贸中心及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两大展馆前的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温州、台州、金华等省内城市以及来自吉林、广东、海南等地的汽车,在各个展位前,也不时能听到温州、台州、绍兴等地的方言。

  在这批数量庞大的外地购房者中,曾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温州购房团”又扮演了主角。“观看沙盘、楼书后,询问地段、单价,然后直接下单或签订意向书。这就是温州购房团的典型风格。”杭州滨江某楼盘开发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年中开始,嗅觉灵敏的温州人已经开始陆续“入仓”,不少人购置的物业,从6月到现在就上涨了40%以上。在房博会开始的几天里,这家开发商已经接待了数拨购房团。

  “他们涉猎的范围很广,公寓、排屋、别墅、酒店式公寓、写字楼等等,只要认为是有上涨潜力的楼盘就直接下单。”小林告诉记者,房博会前两天,她的老乡就已经看好了位于下沙、九堡、滨江的几处楼盘,还要来了负责人的电话,就等房博会结束去找开发商集体谈判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可售房源非常少,即使购房团也遭遇了无房可买的尴尬,还有不少外地客户也只是到现场灵行情,但是他们的出现,却为房博会增添了火爆气氛,引起了众多普通购房者的心理恐慌。

  房价高企“刚需”被压抑

  在房博会上,购房者小姜和先生无疑是焦虑的一对。小姜是外地人,刚有了孩子,对于这对在杭州已经打拼了近10年的小夫妻而言,是该在杭州有个稳定的窝了。可是每平方米万元左右的预算,现在显得捉襟见肘,“九堡的‘大家多立方’楼盘6月首次开盘时,均价是9500元每平方米,当时觉得楼市看不明白犹豫了一下,现在好了,说是年底前新开盘的价格会定在15000元每平方米。4个月涨了5000块钱一平方,现在像我们这种预算,根本不知道哪里能买到房子。”小姜一脸无奈地说。

  而为儿子刚买了一套房子的朱女士,则显得有些庆幸。“那时候听说要涨价,我是急得不得了,紧赶慢赶赶过去了。”她说,“抢到一个房子,价格1.4万元/平方米,后来回去想想,会不会亏了?”不过,到了房博会上,朱女士心里的石头落地,房子已经到1.6万元/平方米了,而且只剩下几套尾房。

  “整个展区,只有几个销售,基本是爱理不理的,好不容易碰上个热心点的,说现在没有楼盘在售,已经售完了。”看了一圈房子,在杭州工作3年的小杜有点失望,好多楼盘都没有正式销售,开盘要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下半年。这等一等,房价会不会又往上了呀。“现在的房子动不动就两三百万,感觉和普通购房者越来越没关系。”

  “从今年开始,随着房价一路上涨,我们是被‘边缘化’,再‘边缘化’了。去瓶窑、塘栖等远郊买房子有点不甘心,主城区以及很多近郊地带的房源则是远远超出了承受范围。听说闲林一带还有部分小楼盘有万元上下的房子,等房博会结束了赶紧去看看,晚了可能要往更远的地方选择了。”一位年轻的购房者有些无奈地说。

  楼市火热,更需理性判断

  今年杭州楼市,可说是经历了从冰点到沸点的两重天:年初,天平显然还在购买者一方,开发商打折,成交量却依然萎缩;到三四月份,成交才开始放量;而5月份以后,天平却忽然偏向了开发商,成交放出天量,价格也节节攀升。

  不仅仅是一手房如此,二手房也同样经历了由冷转热的过程,直到进入传统“银十”时节,成交价量都没有减速的迹象。“往年房博会之前,成交都会暂时顿一顿,买卖双方都会看一看风向。”“我爱我家”营运经理蒋青海告诉记者,今年却完全不同,房博会之前,成交量依旧火爆,而房博会期间,市区二手房每天也能有150套左右的成交量。

  据统计,截至10月,杭州主城区商品房已经成交超过5万套,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的2倍(2008年全年成交量只有2.3万套),也超过了历史最高的2007年的3.9万套。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博会的火爆也属惯性使然。

  对于后市如何发展,部分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都表示出谨慎乐观。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之前的成交价量快速上涨,可以说是2008年“刚需”被压抑后爆发的补涨现象;而到了九十月份,由于半年内消耗了大量房源,基本上是由于供应量不足导致的价格上涨。到今年年底,由于二手房税费优惠、购房落户等政策还在,二手房市场基本还将维持火爆。而一手房方面,由于现在通胀预期较强,部分手中有钱的人还想把钱换成房,造成需求不减,加上开发商上半年回笼了大量的资金,现在也“不差钱”,即使有相应调控措施出台,也不会再使出降价的策略,因此房价将基本稳定。

  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丁建刚认为,目前出现的供应量不足只是暂时现象,今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主城区已经有2千多亩土地出让,可供量380多万平方米,这些房子将在一段时间后上市。他建议“刚需”购房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把一手房和二手房打通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住房。

  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宋春华则指出,第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47.8%,销售额增长更快,从7月份60.4%到8月份69.9%再到9月份的73.4%。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相差巨大,说明高端物业活跃,实际上是富人在做游戏。但是这种交易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并不是进入到最终消费,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扩大最终消费,改善民众的居住条件。

  房价还会继续涨吗?何处才能安放我们的家?对很多人来说,熙熙攘攘的房博会带给他们的,依然只能是看不明白的喟叹。  

  (本报杭州10月26日电)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杭州楼市:“风”往哪里吹? 本报记者 程瑶 徐园 2009-10-27 浙江日报000102009-10-2700023;浙江日报000102009-10-2700016;浙江日报000102009-10-2700017;浙江日报000102009-10-2700021;浙江日报000102009-10-2700022 2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