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资讯

文章导航

和谐之花盛开奉化大地

——写在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之际

  和谐之花盛开奉化大地

  ——写在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之际

  昨天,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隆重开幕。

  奉化是佛教界普遍认同的中国化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这里留有许多布袋弥勒的文化遗迹和传说。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袒胸露腹、方头大耳、面含笑意的弥勒形象,正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精神,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高度中国化的产物。

  因布袋和尚出世于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弘法于溪口雪窦寺,肉身葬于奉化中塔院。因此,从宋代以来,奉化被佛教界公认为弥勒道场和弥勒文化信仰中心。正因为布袋弥勒与奉化布袋和尚的诸多渊源,2005年9月,国家宗教局正式批文,同意在奉化雪窦寺修建露天弥勒大佛。这也成为国务院新《国家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后,正式由国家宗教局批文而建的国内第一座大型露天佛像。 2008年11月8日,大佛造像落成。落成后的露天弥勒大佛是迄今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弥勒大佛,成为佛教文化的传世精品。露天弥勒大佛建成后,长汀弥勒禅殿、岳林禅寺、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中塔寺等遗迹,连串成为一条完整的弥勒文化游线路。时任国家宗教局局长的叶小文为大佛奠基发来贺信:“自古以来,以浙江奉化为中心的弥勒信仰,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再次肯定了奉化作为弥勒信仰中心的地位。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弥勒文化又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慈和乐为核心的弥勒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乐观大度、兼容宽容等精神互为影响,孕育着民族优秀文化因素,镌刻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轨迹。弘扬弥勒文化,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相一致 ,与党和国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政策相一致。

  为进一步推进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打造弥勒信仰朝圣中心、弥勒文化交流中心和弥勒文化观光旅游中心的进程,充分展示奉化独特的弥勒文化和地域文化,首届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去年成功举行,并被中国节庆高峰论坛组委会评为“全国节庆活动百强暨2008中国十大最具魅力节庆”。

  此次弥勒文化节以“大慈之行,圣地之约”为主题,寓意:弥勒文化,以慈为本,以对慈的践行达到大慈之境,以大慈处世,使人内心自在,使大众和乐富裕,使社会和谐安宁;赴约弥勒圣地,感受弥勒文化,是形和神的统一,是心灵净化、道德升华、如愿臻境的精神之旅。

  独特的地域文化滋润着奉化大地。以“开明开拓、和谐和乐”为表述语的新时期奉化精神已在奉化人民中扎根,“世界十大和谐乡村”的滕头,本土外来文化交融、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力邦村,奉化宜居宜业的优越生态环境,为实现奉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都是新时期奉化精神“开明开拓、和谐和乐”的实践和印证。

  看今日奉化大地,和谐之花正处处盛开!

  和美

  之城

  “山踞城中,江流市区”,山青、水绿、街净、人美的奉化,宜居宜业、宜游宜寿。全市森林覆盖率62.6%,空气质量常年有300多天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人均水资源常年达到Ⅰ、Ⅱ类标准。环境综合定量考核连续七年居全省前列,为宁波市唯一连续四年荣获“浙江省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优秀城市”称号的城市。

  奉化又是著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川风光、海港胜景、人文景观、佛教文化相得益彰。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誉,雪窦寺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千丈岩、徐凫岩和三隐潭三大瀑布享誉中国东南,“第二庐山”商量岗、高台摩天的妙高台、碧水千顷的亭下湖,皆为著名避暑胜地。

  奉化象山港区域枕山、面海、向阳,港湾幽静,水质清澈,陆地植被丰富,是理想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向阳海岸、海上人间、黄贤森林公园旅游区等一批滨海休闲度假区,将曲折海岸线和沿海岛屿连成了滨海旅游轴线,而“阳光海湾”的启动正开辟了奉化海洋旅游、休闲、人居的新天地。

  和乐

  之韵

  

  

  在奉化,假如你留意过孩子们游戏的笑脸,假如你目睹过老年人晨炼的专注,假如你感受过全社会扶贫济困的爱心,你,就会感受到,诚信、互爱、礼仪、平安,你就能聆听到由文明和音符谱就的涌动欢歌。

  近几年来,奉化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实施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惠民工程,同时,大力倡导“文明就在你我身边、文明新风从你我做起”的城市文化。全市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明创建等建设全面推进。近年来奉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教育强市,并荣膺2008年度“浙江新魅力之城”称号,获首批“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破获各类刑事案件率同比上升,而全年刑事发案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信访总量则同比下降;全市涌现出宁波市级以上的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108家……越来越多的新老奉化人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了认同感和幸福感。奉化大地处处洋溢着和谐和乐氛围,力邦社区成为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2800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温馨家园,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莼湖南岙长寿村,成为“全国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村”;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新时期奉化精神中,各地涌现出80年积德行善的老哥俩邢家兄弟、22岁的南山义务清扫员李娇、身残志坚助人为乐的何美蓉等一大批奉献社会、创业创新的“奉化骄傲”。

  和谐

  之花

  作为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重要内容——中国城乡生态和谐发展论坛,在“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和全球唯一乡村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的滕头村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级领导、专家,全国优秀乡村代表,在这里交流探讨生态和谐乡村发展经验,签署《滕头宣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全球生态和谐乡村滕头宣言

  

  滕头宣言是参加由浙江宁波奉化滕头村发起的“中国城市乡村生态和谐论坛”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也反映了我国亿万农民的心愿。滕头虽小,但志向很大,因为全村父老乡亲们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生生不息所追求的伟大主题——生态和谐,持续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很清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口号则很朴实——“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上世纪60年代,滕头村被人们形容为“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而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则以“田成方,屋成行,绿树成荫花果香,清清渠水绕村庄”来形容滕头。1993年,这个村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后来又被命名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首批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农业公园”,等等。滕头之所以能从物质极度匮乏的阶段步入社会和谐、人文和谐、环境和谐、心理和谐、人居和谐、市场和谐的发展新阶段,归根结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得益于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得益于当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得益于自身多年来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绿色文明、和谐发展放在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首位。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建设生态文明村则是时代赋予中国农村的使命。我们坚信,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平台,是宜居场所的必然选择,是打造休闲产业的客观基础,而且越来越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安居的最佳选择,越来越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回归田园的理想场所。最具吸引力的是:走进乡间绿色、浏览乡土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里乡亲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新追求。为此,滕头村得以代表中国乡村在2010上海世博会向全球展示中国生态和谐乡村的风采,发出我们共同的声音: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是用农民自己的话来演绎本宣言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与奋斗目标——

  前辈人想着后辈人/后辈人想着前辈人

  植树人想着乘凉人/乘凉人想着植树人

  全村人想着一户人/一户人想着全村人

  少壮人想着老弱人/老弱人想着少壮人

  先富人想着后富人/后富人想着先富人

  本村人想着邻村人/邻村人想着本村人

  城里人想着村里人/村里人想着城里人

  东部人想着西部人/西部人想着东部人

  上游人想着下游人/下游人想着上游人

  两岸人想着两岸人/同胞人想着同胞人

  中国人想着全球人/全球人想着中国人

  滕头人想着天下人/天下人想着滕头人

  是为宣言,谨与天下乡村共勉。

  2009年10月26日于浙江宁波奉化市滕头村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5 和谐之花盛开奉化大地 2009-10-27 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20;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15;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17;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19;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12;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08;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30;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06;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07;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21;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23;浙江日报000052009-10-2700016 2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