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新闻

装修市场红火催生新行当——

“家装砍价师”现身嘉兴

  本报讯 (通讯员 陆非凡 记者 陈培华) 嘉兴正值装修旺季。记者走访各大装修公司和建材市场发现,“马大嫂”们所擅长的讨价还价,现已成为一个赚钱的新行当——家装砍价师。

  在嘉兴经济开发区某外资企业工作的吕先生,在中山西路上找了一家装修公司,对位于绿溪玫瑰园的新房进行丈量。装修公司报价7.1万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僵持在6.9万元上下。吕先生回家后,把报价贴到了嘉兴本地一论坛上,想让网友帮着参谋参谋。不久,一位自称是“家装砍价师”的网友主动联系了他,表示可以帮他砍价,但要从中提成15%。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第二天,吕先生便与家装砍价师相约来到装修公司。“他表现很老辣,三下五除二,就在装修预算书上找出了13处重复收费和27种原材料价格虚高。”装修公司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被“砍”下了1万元,在付出1500元劳务费后,吕先生成功省下了8500元装修费。

  在吕先生帮助下,记者联系上了这位网名为“邶风击鼓”的家装砍价师。“邶风击鼓”告诉记者,他是河南人,大专毕业后曾在上海、杭州等地的装修公司做过业务经理和业务主管。“家装行业水很深,我算不上专家,但也积累了些经验。”他这样解释跳槽干这行的动机。

  “邶风击鼓”说,干这行看似轻松,实则要求很高。“跑市场、查资料,通宵是常有的事。”目前,嘉兴的家装砍价师还远不及沪、杭等地成规模,没有成立公司,主要集中在论坛的家装板块。“像我这样有几年从业经验的专职砍价师,月薪基本可以保证在5000元以上。但那些跟风入行的人,可能一个月都做不成一单业务。”

  据业内人士分析,砍价师的出现反映了家装市场的不规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掌握信息较少的消费者,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地位,装修公司和建材商借此赚取了虚高的利润。砍价师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卖方的部分利润,促使其及时调整和规范价格。砍价师并不是仅凭磨嘴皮拿到低价的,他们能熟练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这正是一般市民做不到的。但与此同时,这个职业也需要进一步规范以完善诚信体系。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家装砍价师”现身嘉兴 2009-10-19 48256F32002924A6482576530034083A 2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