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台州资讯

宁溪 打造台州西部山区生态古镇

  完成镇排污、排水总体规划,投资5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投资千万元建设地下管网;村居实施生态湿地处理,完成近20个生态湿地工程;完成幸福垃圾中转站改造工程,投资300万元推进全镇村庄环卫一体化……作为浙江省级生态示范镇的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正着力打造成为台州西部山区的生态古镇。

  宁溪镇位于市区西部,与永嘉县、仙居县交界,是市区西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唐宋时期开街立市,明清盛极一时,曾为永嘉、乐清、仙居、临海和黄岩5县市区边境土特产、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集散地。不但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而且拥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坐落在上蒋岙村的古刹名寺觉慈寺,建于唐大中年间,至今已有1151年的历史。觉慈寺明代主持宗泐是一位名扬四海的高僧,被朱元璋称为“当代宏秀之宗”。宁溪镇境内溪流纵横,主要有黄岩溪、半岭溪、五部溪、永宁溪等,因黄岩溪上游急流至此方宁而得名宁溪,山川秀色美不胜收。

  宁溪镇党委书记卢良芳说:“我们既肩负着保护、发展西部生态的责任,又肩负着发展经济,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根据宁溪实际,镇党委政府实施‘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战略,让千年古镇重放光彩。”

  为展现古镇风貌,宁溪镇党委政府认真规划,启动建设沿宁溪港一公里的步行街;同时,长100米的廊桥和长500米的休闲一条街也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古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成为挖掘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宁溪的“二月二”传统节日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始于南宋,全镇居民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家家户户贴春联挂彩灯,初四夜迎灯游行最为热闹。自1985年恢复以来,镇政府每3年组织一次大型迎灯晚会,有仪仗队、彩旗队、花灯队、龙灯队及锣鼓舞狮旱船等表演队。铜锣会则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演奏宁溪民间打击器乐曲《作铜锣》而得名,由30人组成乐队,用大小二面铜锣伴以各种打击、丝弦乐器演奏。作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宁溪镇民间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目前已建起100多支表演团队。

  宁溪镇的农业更是突出了“生态”品牌,向生态农业要效益。前洋千亩红茄基地、下蒋岙500亩枇杷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基地。“前洋”红茄、“洛阳青”枇杷、“长康牌”竹笋等绿色农产品,分别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双认证和国家商标总局的注册。更令人可喜的是,生态农业深加工产品也创出了品牌,金山陵牌糟烧酒名闻遐迩,成为台州的地方名特产,并获得台州市著名商标。自2003年以来,多年获得省农博会金奖,目前已形成年产值5000万元的规模。

  作为中国节日灯之乡的宁溪镇,坚持走生态工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节日灯产业与塑料模具、工艺品产业成了宁溪镇工业的三大支柱。宁溪镇地处台州市西部山区和长潭水库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在保护生态环境、贴近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和促进节日灯产业集群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之路。去年,宁溪节日灯产业创造了8.79亿元产值,占全市的1/3,其成套节日灯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10%以上。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俄罗斯、中东和印度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节日灯加工、生产和出口基地。今年1到8月,节日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6.1亿元,同比增10.29%。节日灯也成为宁溪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80%的比例。

  目前,宁溪镇正在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一个“城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色城镇格局正逐步形成。

  宁溪 打造台州西部山区生态古镇

  洪卫 俞益成 王华军

  宁溪镇全景图 王建国 摄

  中国节日灯之乡产品琳琅满目。王宝明 摄


浙江日报 台州资讯 00013 宁溪 打造台州西部山区生态古镇 洪卫 俞益成 王华军 2009-10-19 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23;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03;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24;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04;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22;浙江日报000132009-10-1900028 2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