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理论视野

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的有益探索

  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非公有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特色、优势和活力所在,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和“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积极开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导工作,在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是政治引导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从1993年的《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1998年《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再到2006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08年《关于促进全省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浙江省情,及时研究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新政策、新举措,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导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

  不断促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是政治引导取得成效的根本前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同时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政治引导的突出任务,也是政治引导取得成效的根本前提。我省健全和完善了工商联民间商会职能,支持工商联组建行业商会,并推进工商联(商会)在管理相关行业协会中发挥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民营企业家从草根型向知识型转变;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强化社会责任。

  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载体,是政治引导取得成效的有效保障。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群体特点出发,从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要求出发,不断总结、研究和掌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引导的规律,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组织协调、工商联党组具体实施、有关方面参与其中的政治引导工作机制。浙江在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方面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工商联会长的试点,率先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试点,率先提出并实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网络构建行动计划,率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统战工作试点,率先建立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率先开展了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评价为先导的试点工作,着力探索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 

  不断拓展新社会阶层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是政治引导取得实效的坚实基石。我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听取和反映他们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协调和处理好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立足于选好人、建好队伍,稳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工商联会长的工作;抓住全面推广的契机,将综合评价作为对新社会阶层人士进行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建立政治安排进出机制,以及参政议政考勤制度和所提意见建议质量评审制度等,确保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真正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从体制和机制上杜绝“黑金政治”现象。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等渠道,通过聘请担任特约人员、参与行风评议和开展政企对话等形式,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专项研究成果)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的有益探索 林 芳 谢 辉 2009-10-19 48256F32002924A648257611001C7B59[A5- 林芳≈B1-江于夫] 2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