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生活变化的最大感受,也是住房。在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之际,我们选取了城乡两位居民,请他们说说亲身经历的住房故事——
两户居民的住房故事
记者 苏靖 实习生 杨灵燕
厨房、厕所、浴室,
农村住房越来越功能化
最近看到讲述几十年前生活的电视剧,让老杨一家想起了过去的日子。老杨是临安人,今年60岁,小时候住的房子当地人叫“三井堂”。有时候电视里也能见到。他不知道为什么叫“三井堂”,只是记得这种房子就是有天井的。常常是前面一个天井,后面一个房子,房子后面又是天井,天井后又是房子。老杨小时候的家就有三个天井。天井,有的是荷花塘有的是养鱼的池塘,不光好看,还可以作救火之急。因为房子是木结构的,万一起火了,可以就近打水救火。这些房子当然是平房,小时候最不喜欢的是进门处都有很高的门槛。
听长辈们说,这些三井堂房子原本是地主的房子,解放之后充公给普通百姓住了,一户人家只有其中的一间房子。老杨记得,一个房子里面要住好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
在这样的房子里老杨住了20多年,一场大水,房子倒了,他爸爸下决心,几个兄弟一起在地势稍高的地方重新造了房子。新房已经不全是木头结构,墙壁是黄泥墙,比木头的稍微厚一点,也坚固一点。中间空地上还搭起了放柴禾的草棚,大家还把水管从水井接到了家里,要用水就用抽水机抽到家里,不用再每天到河里去挑水了。只是冬天洗澡还是必须准备烧上好几桶送到房间里。
没过几年,眼看别人住上砖瓦房。已经20多岁的老杨也和家里人商量再造新房。在原来一层的基础上加了一层。楼上住人,原来设在大堂里的灶头搬到了外面,这下有了专门的厨房,做饭时家里闻不到油烟味了,也不用担心墙壁变成黑乎乎的了。老杨的女儿、儿子那时正上小学,来做客的同学们可羡慕这新房了。
几年前,在子女的督促下,老杨又开始了改造。大家称这为“装修”了。城里人住的套房又干净又舒服,老杨一家也想住。于是,大堂成了客厅,铺上了地砖,还放进了沙发和电视,再后来音箱也进来了。厨房里有了微波炉,有了单独的厕所,用上了坐便器,不用再天天倒马桶,还腾出一间专门做成浴室。每个房间做了吊顶,还按女儿的要求在房间里挂起了窗帘。随着家俱越进越多,当年觉得宽敞的房间如今越来越挤了。老杨盼着等女儿大学毕业后再做点改造。
看到家里的样子,想起以前的生活老杨有时候会有恍惚“真不知道以前是怎么住的”,不过可以稍稍肯定的是,将来孩子们的房子他已想象不出了。
宿舍、套房、排屋,
城里人开始追求享受型住房
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的景政治,和房子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房地产市场火热,小年青们还常常向他请教买哪种房。
景政治回忆,当年自己还是个小青年时,住在单位的一间办公室改造的集体宿舍,一直住到结婚后好几年。后因为夫妻在同一单位,总算分到了房子。记得他孩子上小学时,分到了带厨房和卫生间的一室一厅,高兴坏了。虽然卫生间不到3平方米,但是一家人住上了套房,觉得舒服多了。
景政治记得,以前城里人有房子住就不错了,后来才有舒适性的要求。上世纪70年代末,省里出台了职工住房标准,标准分四个等级,有建筑面积的要求也有舒适性的要求。他所在的建筑设计院在设计图纸时也开始把关。那时,杭州人均居住面积才2平方米,10多平米的一间房子里常常是放2张大床,住四、五口人。没多久杭州的人均居住面积就到了4平方米,如今已经20多平方米了。
景政治记得,上世纪50年代,城市很少有大片居民住宅。那个年代的房子没有阳台、只有窗户,灰墙灰砖。到了60年代,造房子时开始有一点阳台,但并不是从实用出发的,只是为了点缀一下墙面而已。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阳台栏杆、大刀片、竖条子成了通用的建筑元素。房子造得多起来,不过其中有一些特别像兵营,呈现行列式的样子。宿舍纵向排列,中间是一条路,两边是行道树。20多年前,钢窗也应用在住宅中了,后来发展为塑钢、铝窗。现在的商品房中,这些元素已经见怪不怪了。出于节能考虑,中空玻璃、各种保温材料等用得越来越多了,有的家里还装上地热,冬天光脚踩在地砖上也暖和得很。而且小区绿化、公共设施也越来越讲究。
在上了年纪的人的印象中,过去造房子是不讲区分功能的,讲有几间房子。景政治的专业中有功能性、舒适性要求,但实际上很难实现这些要求。有人在天井里搭厨房常常是邻居吵架的由头。后来,景政治等设计人员也在单位造的宿舍中加入了这些功能区分元素,这就是人们如今习惯的几室几厅几卫。有了独立卫生间,城市人提着马桶沿街走的情形也不太看到了。
房子里基本的功能设施已经没有问题了。如今不少人挑房子时关心起了阳光权,厕所的采光、通风;更有一些开始追求排屋,别墅等享受型的住房。有的还希望厨房有中餐的也有西餐的。各种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千方百计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新要求。国外朋友到这里来看到好多小年轻住的房子都很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