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51版:海外版特刊

华侨返乡寻商机

■赵雪微 钟建芬

  

  从度日谋生到发展事业,从当佣工到开餐馆、办工厂,世界各国留下了文成华侨漂泊创业的足迹……自1905年文成县东溪乡黄河村胡国恒随青田舅父赴欧贩卖石刻工艺品谋生,成为该县出国第一人以来,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

  文成县现有10.3万多华侨旅居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以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和德国居多,而旅居意大利的就有5万多人。他们涉足餐饮、皮革、制衣、房地产、进出口、电子、金融、旅游等多种行业。全县归侨、侨眷也有10万余人。

  不久前刚拿到护照准备出国探亲的胡志鹤老人满腹感慨地告诉记者,他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在意大利,尤其是小女儿胡小娥的创业可谓历尽酸甜苦辣。小娥18岁时到意大利替外国一家餐厅打工洗碗,一次不小心将一个碗打碎后被老板又打又骂,哭了一夜的她离开这家餐厅后,就与在服装厂打工的丈夫合伙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厂。“现在,她已经拥有3家服装公司,资产数千万欧元,总算是苦尽甘来啦!”

  出国的人多了,学习外语便成了热门。在文成县城,各类外语培训班林立。与此同时,不少侨胞把在国外出生的子女送回国内接受正规的中文教育,为的是不忘本。尤其在每年的寒暑假,国外出生的小孩回乡学习中文等课程,成为文成一道独特风景。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华侨们不管身在何处,都关心和热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祖国的每一点成就,都能让他们激动不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侨胞纷纷回国寻找商机,一些侨胞甚至转让掉在国外的所有财产,一心一意回国创业。据估计,文成县籍侨胞在全国各地的投资累计达100多亿人民币。自1993年以来,文成共引进华侨投资项目23个,合同利用侨资7.6亿元,实际利用侨资4.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文成县经济建设。

  文成县委、县政府实施回归工程,大力发展华侨经济,做好华侨回归的对接工作。一是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文成县鼓励华侨直接投资的若干规定》。对华侨投资的企业实行减免税费,优先安排用地;在购建住房、子女入托上学等方面享受县常住户口同等待遇;项目的立项、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一律按特事特办原则进行办理。二是建立引资项目库,提高引资成功率。在项目的筛选上,求质不求量,按照“既保障侨胞投资利益,又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原则,以水电、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为重点,挑选一批符合产业结构、效益好的项目成立项目库。对每个项目的相关资料力求做到准确、翔实、全面,项目的投资额形成一定的梯度,小到几万,大到几个亿,使不同层次的侨商都能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从而提高了引资成功率。三是主动邀请侨胞参加招商引资活动。每逢举办大型活动,都邀请侨胞参加。并积极推荐侨胞参加外地举办的招商引资活动。四是做好侨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对侨胞的投资项目,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侨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浙江日报 海外版特刊 f0051 华侨返乡寻商机 2009-09-30 浙江日报f00512009-09-3000005 2 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