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报道

良渚,东方文明圣地

  历史档案:从杭州市中心向西北约13公里便是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

  施昕更先生的这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1000余年。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

  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的地位价值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早在1994年,良渚遗址就因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和保存的完整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评价说:“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沐浴着新中国的旭日,良渚考古进入了黄金时代

  l936年,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余杭良渚一带发掘了良渚棋盘坟、荀山周围以及长命桥钟家村等遗址,他在调查中还获知类似的遗址有10余处之多,都出土了大量的黑陶与石器,施昕更先生据此撰写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这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发端。

  然而,战争连绵,刚刚起步的良渚考古也因此陷于停滞状态。直至20世纪50 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我国的考古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良渚考古开始了大量积累材料的阶段。

  1955年,浙江对余杭长坟遗址的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良渚遗址范围内的第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者的手铲不断揭开良渚荒草萋萋的历史尘封,使它曾经沧海桑田的面庞逐渐变得亲切。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筚路蓝缕以及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的风风雨雨,复杂的社会结构、完备的礼仪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为代表的卓越的艺术成就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良渚遗址的重大价值层层揭示

  20世纪80年代初,以吴家埠发掘为标志,这一区域的考古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神秘的良渚文化也揭开层层面纱。

  反山、瑶山发掘引起巨大轰动,并迅速掀起一股良渚文化和良渚玉器研究的热潮。不久,汇观山、莫角山等重要遗址被揭示,良渚文化的研究又被推向新的高潮。

  “良渚遗址”作为大遗址的特指概念逐渐形成,大型礼制性建筑、高等级祭坛、显贵墓地集聚一地,大量不同类型的遗址被不断发现,良渚遗址作为良渚时期的一个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的观念,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良渚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完整而庞大的考古遗址之一,是人类创造性天才杰作的代表和早期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范例,是一种消逝的文化的独特见证,又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及艺术有较大关联,是传统的人类居住地的杰出范例。

  1996年,良渚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称: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我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将继续丰富人们对我国文明史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千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今后应成为人们纪念、教育、观光的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

  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带领的考古队发掘的“良渚古城”, 其以宏大规制,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城”,是良渚文化的国都所在,同时将杭州的建城史提前了整整3000多年。

  “良渚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在首届“良渚论坛2008中华文化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到: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恒星。它最明显的特征是首创、独创、原创,也就是它独特的文化创造性。

  走进新世纪的春天,良渚大遗址保护渐入佳境

  良渚遗址也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型范例。

  早在1961年,良渚遗址便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十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展示专项计划》中,将良渚遗址列为第一类第一号项目。2007年它又入选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  

  回头看良渚遗址多年来的发掘和保护,能读到很多感人的故事。走进新世纪的春天,良渚大遗址保护更是渐入佳境。

  2002年3月25日,近万名杭州市民签名,支持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4月,遗址区内一村民建房发现玉器后,立即主动向文物管理部门上缴,并协助配合后续考古发掘工作,使200多件珍贵文物免受流失和破坏。

  2008年,又有3位遗址区周边群众主动向良渚博物院捐献玉器、石器等良渚文化文物10件。

  随着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参与遗址保护氛围的日益浓厚,企业也显示出积极参与良渚遗址保护的趋向。2000年,余杭区和南都集团合作引进了良渚文化村项目。8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该项目已筹措到2.5亿元资金用于良渚遗址保护。

  正是有了这无数双手的托举和保护,良渚大遗址才能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折射文明之光。

  “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不仅仅为学术界,而是同时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当地百姓所认知。”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告诉记者 “良渚博物院”的命名,体现出良渚文化“突出的普遍价值”,这一命名宣示:良渚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就这样融进了当代都市——在拥有一万多平方米的良渚博物院里,记者看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现代观众,在与古良渚人一起耕田、伐木、捕鱼……这种形态各异、动感十足的互动方式,让纷至沓来的各国游人,徜徉在这古杭州历史文化遗产的殿堂,领略着中华文明曙光所折射出的华丽和丰美。

  穿梭在一片片玉石串成的历史隧道,著名作家王蒙称良渚玉器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趋向,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有“敢为人先”的创业新追求,有“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友爱风尚。这些鲜明的性格,深深熔铸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良渚文化那种精致和谐的调性奠定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审美调性,即“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不仅如此,还为当下浙江人留下了创新、开拓进取的文化基因。

  2009年6月11日,绵延7000多米的良渚古城墙,被用红色或蓝色的大气球标示出来,在点点气球的“包围圈”内,就是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遗址——良渚遗址公园在此启动。

  站在观景台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感叹:良渚遗址公园是一项飞跃性的文化遗址保护模式。这项集保护、利用、开发和展示文化遗迹的综合工程,在中国是一个创举。

  在标志性的良渚玉器雕塑前,红色的幕布缓缓落下,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的宏大蓝图展现出来——它将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汇观山、瑶山、塘山等著名良渚文化遗址有机连接,通过遗址现场的剖面展示、复原展示等方式,让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良渚遗址“再活一个五千年”。 


浙江日报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报道 00003 良渚,东方文明圣地 本报记者 刘慧 2009-09-30 浙江日报000032009-09-3000012;48256F32002924A64825764000473A35 2 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