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关注

政府创新团队:给边缘领域“补白”

  一个农民面临的新课题

  怎样把循环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上的链条串起来,成为路桥农民张菊花面临的新课题,而农业创新团队的出现,填补了农民急需的“服务空白”。

  张菊花并没有想到,臭烘烘的猪粪里,竟然包含着这么多“技术和经营命题”。

  这位41岁的台州路桥区桐屿街道埠头堂村农民,5年前开始养猪,如今把规模从当时的10头母猪扩展到300头,还以猪粪为原料建起了有机肥加工场。

  去年,她在猪舍边的鱼塘两岸种起了葡萄,试验有机肥的效能,“果然,葡萄个头大、口感甜”。今年,她又开始用猪粪养蛆,饲养具有滋补价值的“虫草鸡”。记者到访时,她手下的两位农民正在甘蔗林边挖沼液池,猪粪集中起来“化身”为沼气后,沼液和沼渣的利用,成为他们面临的下一个课题。

  在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张菊花深深感觉到,当一个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种几株稻、养几头猪”那么简单。

  他们设想过在葡萄架下养蚯蚓。有关葡萄的种植知识,可以咨询林特部门,可是养蚯蚓是个新现象,具体该怎么养,他们全然没有把握,也不清楚该向何处寻求支持。

  技术之外,经营上也存在着诸多难题。张菊花介绍说,在猪粪上动脑筋,起初只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这些年大家对生活环境要求高了,猪粪臭烘烘的难以处理,不免影响邻里之间的感情”。

  然而,真把有机肥加工场建起来后,猪粪的来源又成了问题。“量不够,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加工场就没有收益”。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菊花拨通了沈坚的电话。凑巧的是,作为路桥区畜牧兽医局的局长,沈坚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近年来,农业生产的面貌日新月异,传统的农技服务,是否还能适应当下的需求?

  “不仅该管猪的饲养、防疫,还得寻思猪粪的利用。”在帮张菊花联系其他乡镇的猪粪来源的同时,沈坚还请来了区农技总站的李可富和区林特总站的洪婷,“老李是从事土肥技术推广的,可以帮忙试验有机肥、沼液的实际使用效果;小洪在林特部门,对于水果、苗木的施肥情况相当熟悉”。

  “怎样帮助类似张菊花这样的新农民,解决他们面临的新问题——如何把循环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上的链条串起来?”沈坚说,他目前“领衔主演”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团队”,就是想为农民的创新提供技术、经营和政策信息等多方面的“系统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试验数年、今年正式组队的路桥农业创新团队的出现,目的正在于,在传统农业产业提升和转型的背景下,填补农民急需的“服务空白”。

  5支创新团队的出炉

  避灾型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万元田”等工程的开展,都不是农机、农技或是畜牧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中各个相互剥离的环节,需要创新团队连成一条条“流水线”。

  “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团队、避灾型农业创新团队、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团队、农作制度创新团队、‘万元田’工程创新团队,”在梁祚青看来,“这些服务创新团队,针对的都是路桥农业发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焦点问题”。

  今年年初,27位路桥农业领域的技术骨干,涉及蔬菜、畜牧、粮油、园艺、农机等10多个专业,组成了这5支服务创新团队。每支团队都由5位以上不同领域的农技人员组成,由1位首席农技专家担任“领军人物”。

  作为路桥区农业林业局的局长,梁祚青管辖着农技、林特、农机、畜牧、农经等多个部门。农业创新不是最新的命题,然而,各个部门之前所作的尝试,梁祚青认为只是“零敲碎打”,而且,相互之间的界限过于分明。

  例如,在稻田里养泥鳅是一种高效生产模式,因为泥鳅不仅能吃虫子,还能起到肥田效果。但是,按传统的职能分工,种水稻归农技部门管,泥鳅则归渔业部门管。

  甚至,有时,不同部门所做的创新努力,相互之间不仅形成不了合力,还有些南辕北辙。路桥区农林局副局长李连富依然记得,几年前农机总站推广机械化插秧,通过抛秧、直播等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可农技部门对此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推广直播、抛秧等轻型栽培更有价值。

  事实上,如果能将两个部门的技术资源加以整合,农技创新的力量就能得到凸显:每平方米土地种多少水稻,总产量最高?这个问题,“农机”可以求助于“农技”;而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样本数,是种成长方形的、还是正方形的?“农技”可以咨询“农机”。

  李连富介绍说,日本进口的一种插秧机,不能直接用于栽培杂交稻。后来,正是通过农机和农技部门的“智慧合作”,才让进口机械“活”了起来。

  “农业比较特殊,不可能家家户户自己做实验。”梁祚青说,要把现代化农业大生产中各个相互剥离的环节,像一条条“流水线”一样贯穿起来,就需要“术业有专攻”的各个涉农管理部门,研究如何实现“服务整合创新”。

  作为“避灾型农业创新团队”的一员,来自区畜牧兽医局的洪文杰说,这个夏天,他最大的收获是开始“跨行思考”。

  台风来临前,团队中来自林特部门的同事,尝试在葡萄棚里运用“破眠技术”,通过改变葡萄的生长周期来避开台风灾害,这给了洪文杰启发:如果能打好时间差,将肉鸡在7月10日前饲养到上市的日龄,正好利用台风季节这一时间空档对栏舍进行消毒,不就能跨行业借用“破眠技术”的创新火花?

  这也是张建新所乐见的场景。作为联系农林部门的路桥区委常委,他认为,现代农业所需实现的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往往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课题。服务创新团队所要致力突破的,正是“走出部门分工的局限,统筹考虑农业发展的前景”。

  “首席专家”领导下的项目制

  服务创新,不只是开开会、定期走访农家那么简单。创新团队给自己定下了具体目标,立志抱团摸索“边缘创新”之道。

  9月1日,在季朝兵的组织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团队”召开了每周一次的例会,主题是“晚稻的统防统治”。

  这是传统话题,工作模式却有了改变,几个部门的人员既分工明确,又考虑彼此合作:来自农技总站的何国民、於维维负责拟订施药方案,来自农机总站的王济江、王申广主抓机械化服务,来自林特总站的洪婷管理林特产品……

  作为区农技总站的站长,季朝兵不乏管理经验,可是“跨部门管理”,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有意思的是,在局领导商议初拟5个创新团队的名单后,作为负责人的“首席专家”,季朝兵等5个队长,有权调整名单,提出自己的“用人方案”。每个团队的名称,事实上就是该团队所要完成的“项目”。

  服务创新团队采取的这种“首席专家”领导下的项目制,决定了团队的工作内容,并不是开开会、定期走访农家那么简单。季朝兵所在的团队,就给自己订下了具体的目标:用3年时间,培育3个在浙江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最近,他们踏出了实现计划的“第一步”:将全区17家提供农技服务的合作社和咨询服务部的名单整理出来,包括名称、地点、联系人、服务内容,通过当地媒体的宣传,让农民获取这些信息,避免“农技信息不对称”。

  这一番调查摸底,也让团队对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提供单一的植保服务,效益不高,发展空间有限,”季朝兵说,团队计划建议各服务组织丰富和拓展服务对象,在水稻之外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唐卫国的目光,则投向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另一个维度。这位路桥区农技总站的副站长和首席专家,在本职工作之外,把更多精力投放在他负责的“农作制度创新团队”上。

  “前几年,由于经济作物的效益明显,压制了粮食生产的面积。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帮助农民获取高收益?”唐卫国觉得,通过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例如实行水旱轮作和立体种养,完全可以提高土地的“负重指数”。

  农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在稻田里养泥鳅、“稻鸭共育”等涉及模式创新的课题,纷纷成为5个创新团队的服务目标。团队之间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分享彼此在抱团摸索“边缘创新”之道时,获取的思想火花。

  “区里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作为农业创新团队的工作经费。”梁祚青介绍说,“如果团队不能完成年度目标,我局下设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提前解除团队队长的聘任合同。同样,团队队长对不能履行职责或不能完成目标计划的团队成员,也有权解除聘任。”

  适应现实需求的“适时探索”

  就像出现新的疑难杂症,需要医院各科室的会诊,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政府服务的创新,也需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进行“适时的探索”。

  路桥金清镇有100亩土地,正在帮唐卫国进行“土地效益翻倍”实验。

  在这里,茄科植物和水稻水旱轮作呈现的效益,将成为下一步推广这种技术的典型范本。而唐卫国和他的“多国部队”所要承担的,是克服“连作障碍”,减少病菌、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品质的技术攻关任务。

  “就像出现新的疑难杂症,一个科室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医院各科室的会诊,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政府服务的创新,也需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作为“万元田”工程创新团队的队长,路桥区农技总站副站长陶秀明对政府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他意识到,有的时候,农业创新甚至需要“非农因素”的加盟。例如,在帮西兰花生产基地的农民联系出口公司的过程中,陶秀明发现,国外市场对农产品加工厂房怎么建,甚至连卫生间的建设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农民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只能进行粗加工,无形中损失了“市场价值链”中的增值部分。

  “农民对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的接纳,往往会有一种滞后性。”陶秀明说,以大棚番茄为例,由于投资成本要在二至三年后才能收回,农民往往不愿实践,仍然采用效率较低的露天种植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扶持几个示范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速农业发展。”

  “传统分工试图对接现代产业时,人们会发现,有很多边缘领域和服务空缺,是以往的分工体系所没有涵盖的。该如何‘补白’,于是成为政府创新的一大主题。”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说,路桥的农业创新团队,进行的正是这样一种“适时的探索”。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政府创新团队:给边缘领域“补白” 本报记者 童颖骏 通讯员 徐雨薇 陈文霞 2009-09-28 浙江日报000102009-09-2800018;浙江日报000102009-09-2800019;浙江日报000102009-09-2800021;48256F32002924A64825763200049937[A1-童颖骏≈B1-余华] 2 2009年09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