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栏报道

一家两代殡葬工,见证百姓生命观念变迁——

“人生落幕”亦有情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许瑾 闫拥洲

  在大多数人眼里,殡仪馆工作既神秘又让人忌讳。从杭州殡仪馆退休的戚绍勇一家两代人就结缘“人生落幕”这份特殊的工作,见证了杭州人殡葬习俗和生命观念的变迁。

  丧葬习俗:从“入土为安”到“绿色殡葬”

  戚绍勇出生于诸暨,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石匠师傅,他希望儿子继承父业,因此送17岁的儿子来杭州做学徒。

  解放前,杭州没有统一的殡葬场所,有权有势的人死后,或停棺家中,或停棺各地会馆,安葬仪式很隆重;穷人则是草席一裹随意埋葬。殡葬形式显示了逝者的身份与地位,成为当时社会等级的一项重要标志。

  解放后,各行各业都缺人,戚绍勇被市政府招进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委员会下属的丧葬委员会工作,主要负责南山公墓的建设。戚绍勇年纪轻、干劲足,不久就光荣入党。

  不久,戚绍勇被调往地处凤山门的火葬场。后来他才知道,新成立的火葬场缺人手,但很多人不愿意干。不少工人私下议论:“都说新社会什么工作都一样,为什么没见共产党员来干呢?”

  解放初期,杭州实行的还是土葬,凤山火葬场只有一台火化炉,可自愿火化的逝者多是些思想进步的开明人士。绝大多数市民当时都选择土葬,因此西湖风景区周边坟地密集。殡仪馆的主要工作则是劝导市民把逝者葬到南山等指定的墓地里去。

  平时爱听广播的戚绍勇至今还记得1956年电台播放的那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历朝历代的当权者,生前奢华,死后厚葬。在这一点上,共产党人是最彻底的革命者,淡泊身后事。”戚绍勇说,这则消息既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更使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后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党员带头简办丧事、死后火化的倡议,全国逐步推行火葬。杭州也加大了火葬的宣传力度,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权威资料显示,杭州的火化率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不足3%,至60年代末迅速提高至50%,乱埋乱葬基本得到控制,尤其是西湖景区,经过清理整顿,变得更美、更亮了。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杭州市区的火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郊县和偏远山区农村也基本实现了死后火葬,火化率达到99%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戚绍勇感慨地说。

  戚绍勇后来调到杭州殡葬管理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杭州市开展的首次骨灰撒江活动,就是由戚绍勇积极倡议并推动的。原计划首批抛撒骨灰30盒,由于市民反响热烈,临时增加到70盒。市政府还专门发出号召,要求全市人民学习将先人骨灰撒入钱塘江的移风易俗精神。这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百姓的殡葬观念也越来越进步。戚绍勇说,上世纪90年代起,媒体就陆续刊登有人生前公证死后捐赠遗体的报道。在殡葬上,越来越多的人立下遗嘱:不留墓、不立碑,回归大自然。此外,包括树葬、花葬、草葬、网络祭祀等绿色殡葬方式也相继兴起。

  戚绍勇记得,20多年前,他参加了一次全国性会议,会上有专家算过一笔账:全国每年死亡的人口中只要有一半采用生态葬法,一年即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超过百万立方米,节约土地十余万亩,节约丧葬费数十亿元。

  退休后,戚绍勇爱上了上网,也许是职业原因,他特别留意网上新兴的祭奠方式。轻点鼠标,音乐响起,你就可以在同样庄严肃穆的氛围里,为逝者敬香、献花、点歌,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人。本世纪初,杭州出现了“网上陵园”,为万余名逝者设立了网上纪念馆,纪念馆里,既有普通人,也有像“海空卫士”王伟这样的知名人士,每逢清明的高峰时期,网络上每天的点击率超过万次。

  一处坟冢、一块墓碑,几千年来在国人心目中就是祖先的象征,如今这个传统观念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而有所转变。平阳一位九旬老人为祭奠亡妻建立的爱妻博客,吸引了数以万计网民的关注。老人时常更新的那些怀念亡妻的文章,一直受到网民追捧。生命观念的巨大变迁,让干了一辈子殡葬工作的戚绍勇感到很欣慰。

  殡葬职业:

  从“敬而远之”

  到“平凡职业”

  解放初期,凤山火葬场成立时,仅有职工8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女”是当时殡葬职工的真实写照。因为殡仪馆招不进人,而殡仪馆职工的子女由于社会的偏见,也往往只能继承父辈的职业。

  戚绍勇难过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当时世人的偏见。自从他干上殡葬工后,逢年过节从不敢轻易上亲友家串门,喜庆时刻更要躲得远远的。子女刚上小学时,他一再叮嘱他们,在父亲单位这一栏就写“民政局”,怕他们被其他小朋友瞧不起。

  上世纪80年代,殡仪馆一名长相英俊的年轻职工相了30多次亲,到35岁才结婚。年轻人留不住,人手紧缺。1983年到1988年,杭州殡仪馆先后向临安、余杭、松阳等地农村招工17人,市劳动局还特事特办,把这些人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允许他们的粮油关系直接转入杭州市。

  戚绍勇的女儿戚筱丽中专毕业后进的是杭州市民政局下属的一家福利工厂,因为工作需要,后来她也调入杭州殡仪馆工作。

  而戚筱丽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过去“冷门”的殡葬职业渐渐“热门”起来。近几年来,杭州每年都会从正规大学招收10余名毕业生,充实到殡葬一线。大学生的到来,使殡仪馆的司仪、接待、火化等岗位的技术含量得到大幅提升,馆里为丧户量身定做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戚筱丽自豪地说,目前杭州殡仪馆八成以上的年轻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年前,馆里还有了第一位专业硕士研究生。

  让戚筱丽记忆深刻的是,2007年前后,杭州举办过一次殡葬一线工的招聘专场,10个岗位吸引了200多人报名,其热闹的场面和白热化的竞争态势,让不少老殡葬工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人才的引进也使传统殡仪服务得到改变。花艺取代传统花圈,专业司仪取代过去的丧事主持,心灵抚慰取代以往的哭丧……越来越多的人性化服务使殡葬服务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了温情,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体现得更为深刻。比如追悼会,过去的悼词往往千篇一律,格式固定;现在的悼词则会因人而异,更多体现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不念悼词的追悼会也越来越多,亲人在现场只播放逝者生前喜欢的音乐,曲终人也就散了。

  厚养薄葬如今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共同选择。戚绍勇说,这一点是他从业近50年来感到的最大的变化。


浙江日报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栏报道 00003 “人生落幕”亦有情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许瑾 闫拥洲 2009-09-14 48256F32002924A64825762D00469FBB[A1-汪成明≈A5-闫拥洲≈A5-许瑾≈B1-俞剑弘];浙江日报000032009-09-1400014;浙江日报000032009-09-1400013 2 2009年09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