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用心谱写的动人乐章
——我省开展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纪事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桑士达
100多个日日夜夜,1147名市、厅、局领导干部,6.25万个各类帮扶服务组,马不停蹄奔走在工厂车间、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那些深深的脚印记录下公仆们一心为民的情怀,那些真诚的笑脸写满了基层群众的赞许和感激,那一双双紧紧相握的手谱写了新时期干群情深的佳话。
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从5月中旬开始,省直11个服务组开始到11个市及所属县(市、区)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累计走访企业和基层单位16.96万家,开展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16.38万场次,解决实际问题和落实帮扶措施17万多件。
困难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位于江山的浙江三友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节能灯的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企业订单锐减,生产一度停顿。面对危机该怎么办?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出路。但又该如何创新呢?
省科技厅牵头的第八服务组进驻江山,通过调研了解此事后,立即组织专家到三友公司车间一线,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节能灯灯管内壁积粉过厚,灯管光效低,荧光粉材料浪费。
于是,服务组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帮助三友公司申报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节能灯管固废在线控制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并获得成功,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极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该公司这一创新,也引起了全球节能灯生产巨头飞利浦公司的关注,并带来了大量订单,三友公司市场占有率恢复到最高峰值。
最近,三友公司有意转型研发“太阳能发电系统”,服务组当即指派服务组成员单位——浙江能源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组成专家组进驻企业,帮助做好技术攻关。“这么高的办事效率,这么好的服务态度,我们企业发展怎么会没有信心?”
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服务组的身影。各服务组采取“问题导入”工作模式,深入企业和基层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宣讲惠企政策,协调解决问题,努力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
——省商务厅牵头的第二服务组帮助宁波成功举办“浙江省重点商贸企业采购对接会”,推动实施“全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工程,为内外贸企业搭建合作发展平台;
——省工商局牵头的第五服务组积极与国家民航总局、上海民航局协调,帮助湖州的椅业、竹地板等产品取得民航“适航证”,推动该产品进入国内航空领域;
——省财政厅牵头的第六服务组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省质监局牵头的第九服务组组织省内高校17名教授专家组成的教授博士团,走访舟山市多家制药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与科技洽谈,推进海洋药物新产品的研发;
——省金融办牵头的第十服务组协同中新力合担保公司、浙江产权交易所、天堂硅谷创业投资公司,对台州市提供的2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优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确需地方政府扶持的成长型企业……
在短短三个月的“双服务”期间,省直11个服务组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带着深情厚谊,急企业所急、想基层所想,有效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涉及企业减负、资金融通、项目审批、市场开拓、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共计2300多个实际问题,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满意答卷。
同时,各市在做好与省直服务组衔接配合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细化市、县(市、区)“双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双服务”专项行动:杭州、宁波、温州市围绕重大项目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调整提升开展重点服务;嘉兴、湖州市着眼中小企业整合重组、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帮扶活动;绍兴、金华、衢州市从落实要素保障着手,为企业开展专项服务;舟山、台州和丽水市则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攻坚会战。同时,各县(市、区)也都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项行动。
人走了,服务不“走”
小小一支笔,“惊动”8个厅局——这是发生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的一段佳话。
以制笔业闻名的桐庐分水镇,截至2008年底,已有制笔企业551家,制笔配套企业276家,制笔机4497台,年产销各类塑料笔65亿支。但由于没有形成自主销售网络、缺乏区域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等,制约了制笔业的发展,尤其是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外订单锐减,桐庐制笔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百姓经济”的制笔业正处于产业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世界人均一支笔’向‘世界人均一支好笔’”转变?如何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根本转变?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
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省发改委等8个厅局和杭州市科技局、浙江大学等10个单位联合召开分水制笔转型升级专题协调会,为分水制笔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进分水制笔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出谋划策,同时,也为今后长期引导桐庐分水制笔业的转型升级、突破“低端锁定”、引进大企业整合产业链等方面,搭建桐庐与省级机关、高校专家层面的信息、政策、交流平台。
活动结束了,人走了,服务不能走;既要解决燃眉之急,还要注重“强基固本”。各地各单位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着眼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努力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注重将短期服务与长效服务相结合、将部门服务与全面服务相结合、将创新服务与深度服务相结合,把在“双服务”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举措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探索建立了一批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效机制。
省直各服务组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和资源优势,为企业直接提供政策、项目、信息、技术、人才、融资等多方面的服务:
——省经信委牵头的第三服务组推动温州企业与省内高校签订21项科技合作协议,并在乐清市建立产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和计量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平台,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和标准化服务。
——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第四服务组着眼区域大发展,为推进嘉兴城乡交通一体化专门举行现场办公会,厅领导带着专家团现场研究解答服务组收集的22个交通发展问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的第七服务组在金华市服务中着力推进“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组织专家会同市政府完成了规划方案及论证工作;同时着力解决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存在的“工程款拖欠多、保证金繁多和项目承包隐患多”等突出问题,逐一研究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了金华建筑业加快发展。
——省环保厅牵头的第十一服务组在丽水市服务中大力推进生态建设,针对当地反映的紧水滩水库中上游出现藻类异常增殖和蓝藻现象,两次实地研究防治的对策措施;厅里还派出3个专项组对经济开发区污染整治“摘帽”和遂昌元立集团企业项目审批等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
服务送下去,好作风带回来
“服务组下来,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企业更有信心了。”“对于‘双服务’专项行动,我们要说的只有12个字:深得民心、真诚感谢、真心拥护。”
——这是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常常听到的肺腑之言,伴随着这些真诚的话语,服务组走到哪里,掌声就在哪里响起。为了克服共同的困难,为了同一个目标,党员干部、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工厂员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成了“亲密战友”。
“有些企业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小,但帮助解决后意义却很大。特别是我们省级机关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三个月下基层和企业服务的经历时刻提醒我们:要继续发扬良好作风,踏踏实实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真心诚意做好事。这既是企业和群众的期盼所在,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这是“双服务”专项行动结束后,党员干部的感慨。服务送下去,好作风要带回来;专项行动有期限,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
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坚持走下去、沉下去,切实做到“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干部在一线考核、形象在一线树立”,努力把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基层、落实在当前,让企业和基层真正从优质服务中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更谱写了党群情深、干群情深的佳话。
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服务中,有人生病了,坚持不下“火线”;有的组员孩子要参加高考,但仍然坚持蹲点;来自高校的专家教授们,纷纷放弃暑假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奔走在各个企业之间,白天冒酷暑深入企业排忧解难,晚上挑灯夜战,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拟写建议书……广大企业和基层干部纷纷反映:“省直服务组深入企业和基层服务,体现了学习实践活动取信于民、惠及民众,真正转变了作风。”
在“双服务”专项行动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在深入企业和基层中了解到大量实情,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经受住了锻炼、得到了考验,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