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商家不爱 社会不宠

“七夕”不热为哪般?

  本报杭州8月25日讯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陈柏江 闫拥洲)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传说中每年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是一个充满温情、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时下的杭城,“七夕”冷冷清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闹猛。

  一个本应很热闹的节日为何如此冷清?记者经调查发现,与情人节注重营销,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不同,商家对“七夕”节营销策略显然过于简单。

  今年春秋旅行社专门推出了“七夕线路”,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报名的只有几组客人。”负责“七夕线路”的春秋旅行社杭州分社工作人员吴佳说。据了解,杭城其他旅行社也推出类似旅游线路,但并没冠以“七夕”的名义,只是简单地把原来的线路加以修改,增加一些景点,因此响应者不多。

  “明天就是‘七夕’了,订花客人只是比平时略微多一些,还不到2月14日订花量的一半。”位于凤起花鸟城的中泰花艺店的负责人吴先生说。

  为了吸引顾客,不少花店还打起了折扣。在凤起花鸟城,嘉德花卉、柏埔花坊、晓芳花店等花店还纷纷推出了优惠活动。在这些花店门前,“预订打折”、“免费送花服务”之类的牌子随处可见。

  各大餐厅、酒店推出的“七夕套餐”的预订情况也并不理想。在两岸咖啡武林店,收银员王小姐说,今年第一次推出“七夕套餐”,现在只有几对人来预订。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的中式餐厅推出了1314元的“七夕套餐”,目前预订的人也不多。

  向来不甘寂寞的大学生们在今年的“七夕”也选择了“低调”。浙江理工大学的傅臻说,因临时有事,他不准备和女朋友一起过“七夕”了。

  “‘七夕’之所以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将‘七夕’的文化内涵加以充分提炼,并使之现代化。”浙江大学教授方龙龙认为,对“七夕”的文化内涵,包括其中最重要的“乞巧”仪式,目前还没有人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现代化,一个无法使人感受现代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七夕”,很难唤起人们的共鸣。

  也有一些商家准备挖掘传统文化蕴藏的巨大力量。位于保俶路的“798”酒吧将在“七夕”开展一系列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活动,目前已有100人报名。“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韵味,并形成氛围,‘七夕’这个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一定会唤起人们的注意力。”该酒吧负责人高先生说。

  上图:8月23日,在杭州一家手工巧克力店内,几位女青年正在制作巧克力,准备在“七夕”时将这份个性化礼物送给自己的恋人。

  叶寒青 张卓希 摄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七夕”不热为哪般? 2009-08-26 48256F32002924A64825761D0035B6B4[A1-黄宏≈A5-陈柏江 ≈A5-闫拥洲≈B1-郭晓伟] 2 2009年08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