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经济新闻

录音棚、影棚成为孕育大众文化新基因的肥沃土壤——

宁波百姓自己拍片灌片

  本报宁波8月25日电 (记者 陈醉) “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却走近你安排的战局,我没有坚强的防备,也没有后路可以退……”在宁波海曙一家专业的录音棚里,打扮时尚的毛平平正戴着耳机一脸陶醉地唱着王菲的《棋子》,录音师在场外不时指导,一遍又一遍地纠正音准和节奏、调整音效。录音棚里厚厚的隔音门、立式的麦克风、透明的玻璃录音室等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就像明星录歌的装备。

  站在一片白色的幕布前,李海瑞打扮成古代渔夫,拿着一根船桨模样的纸道具,摆出一副划船的姿势,电脑3D合成后,马上出现了一幅汪洋大海中划船的画面……这是《渔夫与海》故事片的一个拍摄场景……

  录CD、拍电影的两位主人公可不是什么明星,也没学过唱歌。但现如今宁波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爱上这项时尚,纷纷录制属于自己的唱片和电影。

  “我们的录音棚都快被挤爆了,与以前专业歌手唱主角不同,大部分顾客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普通市民。”江北水银录音棚负责人介绍说。出一张唱片、制作小电影的费用很“平民”。一位录音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代数字技术和3D仿真技术的发展,专业、高价的影音文化娱乐放低了“身段”,一般一百元不到就能录制一首歌曲,出唱片只要花1000元到2000元;一部10分钟片长的小电影费用不超过3000元。

  “冲着个性与唯一,也得去试一把。”住在江东舟孟社区的林晓梅专门为自己的婚礼录了一段真情对白,让她一生难忘;5岁的多多是被爸爸抱着来的,她仰头对着话筒讲笑话,稚嫩的童声一点点“刻”入磁盘;小刘为女友录了一段手机铃声,他说这是爱情最好的纪念……

  “录音棚、影棚盛行,影响改变着大众娱乐文化。”一位从事录音行业10多年的音乐人深有感触。“大棚音乐”、“大棚影视”成为一种新兴的群众娱乐方式,“消费”人群会越来越庞大。中国传统、含蓄、内敛的风格在青年一代身上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多地追求表现自我与个性,就像草根文化的盛行、名人博客的走红,都说明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渠道来表达情感和展示才能,大众录音棚、影棚正是孕育大众文化新基因的肥沃土壤。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经济新闻 00009 宁波百姓自己拍片灌片 2009-08-26 48256F32002924A64825761D002C16CD[A2-陈醉≈B1-周静] 2 2009年08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