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关注

“第一线”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在孩子们的眼里,“母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主要由浙江语文老师组成、三十多名来自教育“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共同发起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他们把全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里面关于母亲、母爱的课文进行梳理,用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

  今年2月,他们近2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以专辑的方式,刊登在教育学术杂志《读写月报·新教育》。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原本属于教育圈的学术讨论,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报告转贴到天涯论坛后,两天之内回帖多达20多万,许多人在网上开始第一次反思自己对“母亲”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篇带有怀疑精神的报告之所以会引起如此深刻的共鸣,是因为它所讨论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成年人在这些课文中学会“如何为人父母”。

  用一种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使用的课文,重新评价那些过去印象中的“母亲”。

  吕栋,桐乡凤鸣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一位六周岁男孩的父亲。

  在研究这个专题之前,他并没有对小学语文做太多的关注。直到去年9月的一天,他的一位杭州的朋友——同样从事语文教学的郭初阳,向他发出了一个邀请:一起研究小学语文教材里关于母亲的课文。

  对吕栋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新鲜的研究视角,更何况,“出于私心,我也想在儿子上学之前,先看看他将要学习的东西。”

  而作为此次专题最初的倡议者,郭初阳的心情却没有这么轻松。这位长得白净清瘦的老师坐在记者对面,显得有些瘦弱,但是透过他的眼镜,却可以感受到他目光下所蕴藏的一种力量。

  “本来我是教高中语文的,对小学语文并不熟悉,只是在为杂志撰写专栏文章时偶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母亲、母爱的文本存在相当问题。”

  郭初阳随手挑了几篇有关母亲的课文: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一边;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跳舞歌唱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基于现代公民的社会常识,这些课文的价值判断是有问题的,是涉及到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提出来让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都注意到。”郭初阳说。

  这位以思考见长的语文老师,几乎每一节公开课都让听众有悚然一惊的愉快,2005年他获得全国语文公开课比赛第一名。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时,“他对教材的审视和反思,无不站在现代公民和母语教育的立场”,因而被视为“新生代”教师的代表。

  “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于,它教会孩子的不仅是几个汉字读音、写法,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这些将影响人的一生,而‘母亲’的主题,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

  从发起之日起,郭初阳身边迅速汇聚了三十多个身处全国各地、执教各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其中浙江的老师大概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给这个团体起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后简称“第一线”),意为“其成员均来自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

  “我们希望用一种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广泛使用的课文,重新认识那些过去印象中的‘母亲’,让孩子认识一个健康的‘母亲’形象。”郭初阳说。

  美文的巨大作用在于,当人们享受了优秀的东西之后,就会对稍次的东西产生免疫力。

  摒弃了对教学技巧的研究,直入教学内容的本质,这样的讨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跳出原有的教育界范畴。

  为了保证研究的广泛性,参与“第一线”的三十多位成员分为三组,分别针对目前小学教材中使用较广的三个版本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里有关母亲课文进行分析,三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浙江人,分别是杭州的郭初阳、绍兴的蔡朝阳和桐乡的吕栋。

  采访中,蔡朝阳向记者坦言,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研究的野心超越了我们的能力”。相比之下,吕栋的心态更为平和一些:“我们不是教育专家,只是业余玩票,但是我们希望能够为了孩子做些有益的探讨,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

  在研究的半年多时间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组成员都是在QQ里讨论问题的,只有在快成稿时,所有人在萧山开了一次碰头会。

  对于此次讨论浙江老师的表现,《读写月报·新教育》的编辑童蓓蓓评价,善于反思、具有人文精神是这些浙江教师的特色,同时他们“对孩子天性自由的推崇”,有着“近乎执拗的坚持”。

  在这三个版本36本教材中,涉及母亲、母爱的约有两百多篇课文,其中有不少是我们熟悉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落花生》、《植物妈妈有办法》。

  郭初阳对文本真实性的看重,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他认为,如果是一篇小说,其中的逻辑必须符合人的基本常识;如果不是小说,那所写的内容必须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闻,否则我们“不可以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说服孩子相信一个道理,并以此来指导孩子的实际行动。”

  所以,郭初阳会为了考证屠格涅夫《麻雀》的真实性,翻阅建国以后所出的8个译本,甚至干脆到历史档案中去找答案。而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孩子,“真实”是做任何事的第一要素。

  他们同时发现,教材里的许多“不健康”的母亲形象,比如极度压抑的母亲,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打发女儿的母亲,功利性太强的母亲,虽然有些评价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个人色彩,但点评人所具有的人文视角,不失为一勺“心灵鸡汤”。

  来自绍兴,从事教学工作整20年的刘发建,在前期参与了讨论,他认为在对教材批判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孩子建设一个美好的样本。

  事实上,刘发建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发现了许多“有问题”的课文,而他采用的是一种“批判性教学”法——前半堂课先按照课文的要求讲,等学生掌握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后,再重新引导学生对原有内容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对比找出文中的漏洞,用自己的判断去推翻原先错误的印象。

  刘老师的想法,后来和其他的小组成员不谋而合,在报告的最后,推出了推荐版——12篇分别适用于12个学期的语文课文,这些篇目引自不同的名家名作,是从三十多位老师推荐的名录中挑选出来的。记者在里面看到了顾城的《永远》、金子美铃的《没有妈妈的野鸭》、龙应台的《你的眼睛里有我》。

  “塔科夫斯基在小时候,他母亲就给他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以后,塔科夫斯基‘再也无法阅读垃圾’。”吕栋说,美文的巨大作用在于,当人们享受了优秀的东西之后,就会对稍次的东西产生免疫力。

  和20多年前的小学教材相比,现行小学教材从观念到文本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如果还要批评,那不是大家来找茬,而是我们的要求更高了。

  

  近2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于今年2月刊登在教育学术杂志《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封面就用了这个标题。

  令人意外的是,一次原本属于教育界的学术讨论,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后来被转贴到了天涯论坛,两天时间里,点击人数达到了20多万。

  吕栋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自己也是在着手后“才发现它的真正意义”。

  在天涯的回帖中记者看到,有人高度称赞这种反思,认为像这样深刻的思考在教育界是“很少见的”;也有人批评,认为他们是在吹毛求疵,“为批评而批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还有的网友,干脆全盘否认报告里的很多价值观,觉得与传统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敢苟同”;还有的老师觉得,把课文上好才是当好教师的本份,不应该去怀疑教材里写的东西。

  许多普通家长也前所未有地加入了这次原本属于教育界的讨论,有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教材中的那些“不健康”的“母亲”形象,是不是自己正在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来抹杀孩子心里天然的爱和灵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篇带有怀疑精神的报告之所以会引起如此深刻的共鸣,是因为它所讨论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成年人在这些课文中学会“如何为人父母”。

  不过,无论是批评还是赞同,“第一线”的成员们都将其看作是一种进步,“毕竟在过去,对权威的教材进行颠覆性的批判是不可想象的。”包括一向“反叛”的郭初阳也这样认为。

  正如采访中吕栋所说的,他们只是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看到了现有教材中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引发读者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教育理念的完善,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报告的最后,蔡朝阳为儿子“菜虫虫”写了一篇《一个父亲的感言》,其中这样写道:“即便‘菜虫虫’将来读小学,小学教材还是像现在我们看到的三套一样,我也已经减少了不少担忧。和20多年前的小学教材相比,现行小学教材从观念到文本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如果还要批评,那不是大家来找茬,而是我们的要求更高了。……就像过去20多年来小语界前辈们持续推动的进步,我坚信未来的进步仍会继续甚至加速。”

  在现实中,已经有人开始行动。小组成员之一的吴和众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浙江苍南第三实验小学,将在9月开学后,把12篇推荐文本在6个年级中进行试教。“毕竟,课文选得好不好,是不是真正孩子心目中可敬的‘母亲’,最终还要看孩子认不认可。”

  我们都将期待。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第一线”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本报记者 余华 2009-08-19 浙江日报000102009-08-1900015;浙江日报000102009-08-1900014;浙江日报000102009-08-1900016;浙江日报000102009-08-1900017 2 2009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