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多种渠道帮助寒门学子

国家助你上大学

  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本是件开心事,但也有一些新生在为学费发愁。今天,在我省举办的有关咨询会上,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只要学生能按时到学校报到,家庭经济再困难也能上大学。

  每人每年至少有1500元国家助学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果没有筹够学费,可以先到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据了解,我省各高校在新学期开学时都会在新生报到处开通“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的生活费,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国家助学金分每年3000元和1500元两档,也就是说,只要被认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最起码能得到1500元的资助。如果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二后还可能获得每年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或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每年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毕业6年内还清

  国家助学贷款分就学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两种。就学地助学贷款每个学生每学年最多能贷6000元。上学期间所发生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发生的贷款利息由学生自付,毕业1到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每笔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财政贴息一半。

  据了解,我省各高校都在校内设置了各种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课余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我省各高校都会通过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途径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要去乡镇盖章

  这位负责人提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前,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这份调查表是我省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新生在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都会同时收到这张调查表。

  如果想了解详细的资助政策,可以登录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http://www.ejobmart.cn),点击“学生资助”栏目,或者拨打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电话(0571—88008845)进行咨询。

  (本报杭州8月17日讯)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国家助你上大学 本报记者 张冬素 实习生 赵展慧 2009-08-18 48256F32002924A6482576150031DAD2[A1-张冬素≈A5-赵展慧≈B1-李应全] 2 2009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