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引入新生力量

  中央企业“中远船务”落户舟山;德国工业巨头“曼恩”携手浙江民企……在我省块状经济中,一股股外来新生力量次第登场。他们不仅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空间,更成为我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外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

  人们习惯于用“草根经济”形容块状经济,但在我省21个块状经济示范区采访时,我们发现,这个概念过时了——外来企业已经成为我省块状经济的新生力量。

  在舟山,船舶制造业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档次均令同行刮目相看。在舟山船舶企业“群英榜”中,意气风发的不仅有土生土长的“扬帆集团”,更有声名显赫的央企“中远船务”。

  在平湖光机电产业中,外来企业就更多了。“平湖光机电是典型的外源型经济。”平湖市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自1999年4月引进日本电产芝浦(浙江)有限公司以来,外资企业年产值目前已经占到平湖光机电产业总产值的六成以上。

  外来企业增多意味着什么?“这表明,浙江块状经济正在形成开放型的产业格局。”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程惠芳认为,浙江块状经济土生土长,存在低、小、散现象,而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引入新的发展主体,可以帮助块状经济打破这种格局,是转型升级的一条现实路径。

  平湖光机电产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外资进入前,平湖光机电产业以民企为主,主要生产电线电缆、小五金、机械等产品,低、小、散的产业特征明显。外资进入后,平湖光机电主导产品变身为技术含量高的马达、重型机械、微型摄像头等,产值也从2000年的9亿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142亿元,超越传统服装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有凤来仪”,还要落地生根

  借助外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最难的是如何让外来者落地生根,真正与本土经济融为一体。

  解决这个难题,我省已经积累了一条基本经验:“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今年3月,在我省服装产业主要基地宁波,雅戈尔集团与意大利“马佐度”、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高档毛纺布料,产品除供给雅戈尔制作高档西服外,主要出口欧美市场。而在3年前,永康五金产业龙头企业“王力集团”,也选择了与“世界锁王”瑞典亚萨合莱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发展道路。

  共同选择的背后,贯穿着同样的理念:通过与外来企业的紧密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拉长产业短板。雅戈尔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宁波乃至全国服装产业中,高档面料生产虽有先进设备却无先进技术,产品始终与欧美先进水平差一截。与意大利企业合资后,意方技术人员到宁波长期指导,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的最好机会。 

  从块状经济到现代产业集群,平湖光机电产业要迈过的最大障碍也是落地生根。目前,平湖光机电产业主要是中间产品加工,外资企业的下游配套企业主要在国外或周边地区,原材料及上游产品的采购基本依靠进口,还没有形成十分紧密的协作。正因此,在平湖市刚刚制定的光机电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中,加强光机电企业之间尤其是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协作,吸引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等,成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们有理由相信,开放的浙江块状经济,必将在开放中引入更多的新生力量,完成向现代产业集群的精彩嬗变。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引入新生力量 2009-08-18 48256F32002924A64825761500508F76[B1-李应全] 2 2009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