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本省要闻

  实践科学发展 推进公共财政

  ——我省公共财政政策系列解读(之二十五)

  ·部门资讯·

  2005年,我省对在中职学校就读的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和代管费;2006年实施的“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将资助对象扩大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给予免学费政策。对上述资助的困难学生提供每生每年400元的中职营养餐。据统计,2008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14590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5789万元。省政府决定,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农村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费,并作为省政府今年十件实事之一。

  点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2002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又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提出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浙江省从2001年长兴县发放针对职业学校的教育券以来,就一直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2005年以来又在全省范围内出台各种措施扩大中职学生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既鼓励了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同时又起到了教育扶贫的作用,促进了教育公平。

  扩大中职学生资助面

  关键词:

  为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实现我省农村教育全面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学校尽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我省从2004年起实施“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政府连续4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逐步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都有计算机教室,农村中小学都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确不能联网的农村学校(主要是教学点),通过设立光盘播放点,配置必要的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义务教育教学资源。到2008年底,“农远工程”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补助配备了光盘放像设备2340套,配套光盘资源170余万张,多媒体教室1230套,全省各地都建成了教育城域网,所有高中、90%的初中和75%的小学实现了网络“校校通”。2009~2011年,省政府决定继续实施第二轮“农远工程”,省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提高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点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能够既有效率又公平地利用有限资源,以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要,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教育资源当然也是有限的,从效率的角度,我们无法在每一所农村小学都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因为这不符合规模经济。但是,从公平的角度,我们又必须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逐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契机,从2004年开始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发展“农远工程”,初步实现了网络“校校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能够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实施“农远工程”

  关键词:

  本期点评: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金戈 沈玉平)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2009-08-18 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25;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26;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28;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29;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0;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1;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2;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3;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4;浙江日报000022009-08-1800035 2 2009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