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新闻·政治与社会新闻

兰江两岸的沙场上、吊机下人头攒动,一些兰溪农民带着发财梦,冒着危险寻找着什么——

兰溪上演“疯狂的石头”

  日前,记者来到兰溪兰江街道水董村的沙场,只见几名头戴草帽的村民站在沙石堆上,等候挖掘机倒出来的石头,吊机每倾倒一次沙石,甚至看到一块黄呼呼的泥块或石头,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冲上前去,也不管空悬着的吊机在头上吱呀呀地响……

  记者为这些人捏一把汗:在如此简陋的吊机下抢石头,真是要石头不要命了!带记者到现场的收藏爱好者李根土说,前些天,就有一位村民在捡石头时,不慎被机器“抓”断胳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很疯狂,很危险

  一位许姓村民从挎包里拿出一小块蜡黄色的石头,宝贝似地在记者面前晃了晃,然后小心地藏进包里,他说:“这就是黄蜡石,大家找的就是这种石头。”

  江对岸,出现了更多这样近似疯狂的场景:成千上万的人拿着锄头、洋镐等工具,扒拉沙滩,寻找黄蜡石。沙堆上,记者看到几只蛇皮袋装着的,全是这种石头。捡石的村民说:“今天收获少,好石头不多。”他认为,好石头在东面的江中,而现在多数沙场吊机在西面。

  进入8月份,兰溪的黄蜡石越传越神。有人说,这种石头只有兰江里有,十分名贵,可当摆件,作观赏;也可雕成挂件,穿戴在身上;普通黄蜡石值一两百元,上好的值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天捡一两块普品,就能卖上两三百元;如捡到品相好的,一天进账1000多元;如运气好,捡到一块黄蜡石极品,那价格就要翻几番。

  疯狂的黄蜡石使兰溪城区形成了多条奇石街,大街小巷到处有人传说黄蜡石致富的“传奇”——捡石者大都是附近农民,本来在忙着打工、种地,现在他们一门心思到江边捡石头。

  联合执法,对疯狂者喊停

  目前,炒作黄蜡石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蜂拥而来的捡石者,沙场承包人刘洪芳深感头疼:捡石者不分昼夜,不分晴雨天,只要运送沙石的船只一靠岸,就会前来“淘宝”,给沙场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老刘说:“钢丝绳万一折断,或遇上停电,吊机的‘抓手’会脱落,如砸到捡石者,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这样的险情,不止是水董村沙场有,兰江两岸数十家碎石制砂的沙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出于安全考虑,老刘多次劝阻捡石者,但无效。无奈,他向兰江派出所报告,民警来后对捡石者进行劝阻,还设立了警示牌。但这些人与民警展开“猫捉老鼠”游戏,民警来了,他们作鸟兽散,民警前脚刚走,他们后腿就到。

  连日来,兰溪市安监、水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发生在兰江及上游衢江两岸沙石场上的“淘宝”现象,进行劝阻和驱散,要在全市范围内对这种疯狂的捡石行为喊停。

  两天前,兰溪市组织联合执法队伍进驻沙场,加强巡逻,开始对捡石者实施监控,有效驱散江边捡石、挖石者,确保江堤安全,让沙场安全作业。市安监局还派人为沙场业主支招,并规定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沙场作业区。

  截至8月中旬,由于组织工作到位,措施有力,兰溪数十家沙场捡石“淘宝”人数开始减少,兰溪版“疯狂的石头”开始降温。

  石头变不成玉

  不过,兰溪玩石头的队伍目前仍在扩大。据了解,有上万的农民、居民、退休人员、商贩和企业家,仍对黄蜡石情有独钟,而湖州、衢州、绍兴及江西各地的玩石人也蜂拥而至。有专家认为,本来,业余时间把玩石头,对身心有益,无可非议,但目前兰溪的一些人一味为赚钱,把黄蜡石这种普通石头,炒到和田玉的价格,这就发人深省,将来肯定会给追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

  据了解,兰溪现有古城、溪西两条奇石街,众多的石头店地上堆满黄蜡石,生意兴隆。一旦黄蜡石热退潮,很可能造成一批人“玩”得倾家荡产。有关专家提醒说:黄蜡石毕竟是石头,变不成玉,变不成黄金,痴迷的人们,要尽快从疯狂中猛醒!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兰溪上演“疯狂的石头” 本报记者 洪加祥 徐宪忠 2009-08-18 48256F32002924A648257611003653AD[A1-洪加祥≈A2-徐宪忠≈B1-郭晓伟] 2 2009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