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辉煌浙江60个发展样本

文章导航

余杭一个梦想创业的地方

  余杭

  YUHANG

  一个梦想创业的地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余杭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确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体框架和保障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余杭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必须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反骄破满、跨越发展,用我们的聪敏和智慧来谋划现代产业体系的蓝图,用我们的勤劳和勇敢来创造现代产业体系的辉煌,为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而努力奋斗!

  

  ——摘自余杭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报告

  【序言】

  余杭,良渚,美丽之洲是也。

  五千年前,“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氤氲于此。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善良的余杭人民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不断从温饱走向小康。

  半年前,作为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将“淘宝城”安居于此。他说:“余杭,是我梦想创业的地方。”

  “五千年以来,她一直是优良的栖息地……这一带就是过好日子的好地方,这里以后还会好下去。”余秋雨先生这样描述余杭。

  这是一片居住福地,更是一块创业宝地。这,就是余杭60年发展的最大特色。

  余杭大事记

  ●1949年5月,余杭县城解放,余杭县委、余杭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余杭开展手工业合作化试点工作。

  

  ●1979年5月,JT准电子无塞绳长(农)话交换机在余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是全省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农村长途无塞绳交换机。

  

  ●1988年,国务院批准余杭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4年1月,余杭经济开放区成立,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4月,余杭撤县设市。

  

  ●2001年4月,余杭撤市设区。

  

  ●2005年,余杭村委换届选举全国首创“自荐海选”。

  

  ●2007年,余杭提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同年,制定《“法治余杭”量化考核评估体系》,开创全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先河。11月,良渚遗址发现5000年古城,总面积达290万平方米,这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

  

  ●2008年7月,余杭确立“环境立区”战略。

  

  ●2009年7月,余杭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环境立区,为明天的发展留下空间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千百年前,范成大、道潜等诗人曾如此吟咏过余杭美景。

  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60周年,余杭作为我国开放最早、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十位的县市,真金白银是否夺走了青山绿水?带着疑问,我们重新走进余杭。

  城区星罗棋布的绿化小品、大大小小的绿地景观,与蓝天、碧水相得益彰;乡镇绿意浓浓,水面碧波荡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如今,置身余杭区,人们仿佛来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但是,谁能想到,就在前些年,余杭也因为粗放式经济苦咽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恶果,也经历过“家家办厂、村村冒烟”的狂躁。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印染厂、造纸厂一度使得河水受污,工业污染问题突出。

  环境就是绿色生产力。2001年,余杭区将环境视为第一资源,提出创建“生态余杭”的口号,痛下决心,强制淘汰污染、落后的产业;同时加强群众监督,通过规章制度建立生态保障的长效机制。

  铁腕治理,换来的不仅是蓝天、白云、碧水。

  几年前,全球通信集成系统供应商芬兰斯凯菲尔公司驻华代表来到杭州余杭,眼前一派绿意盎然、山青竹翠的景象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决定将投资地放在余杭。这位驻华代表感慨地告诉人们,为了寻找一个符合生产要求的地方,他花了近两年时间遍寻长三角地区,跑了50多个县市,最后,只有余杭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不只是斯凯菲尔公司。近几年,余杭逐渐成为了国际跨国企业青睐的宝地。德国益利素勒集团、北美第二大汽车制动零部件生产企业美国卡莱公司等跨国集团纷纷前来“定居”。近三年来,余杭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0家,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超过35%。而让外商怦然心动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这里优美的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谁能处理好这个矛盾,让两者协调并进,谁就能赢得最长久的竞争力。发展的实践让余杭人深深认识到,优美的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禅茶文化三大文化源远流长。“根很深”,而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让这些文化“叶更茂”,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财富。

  2008年7月,余杭区确立了环境立区战略,以强化该区的环境优势,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整体效能,变环境优势为招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环境立区战略,与余杭区其他的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战略、工业强区战略、服务业大区战略、文化名区战略、民主民生战略等形成了一个科学、完备的发展战略体系,为余杭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支撑。

  环境立区战略实施一年来,特别是去年年底开始实施的项目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大幅提升了余杭的综合环境,人们在这里的居住和创业条件更为优越。

  在产业发展政策上,余杭区提出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提高了环保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划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于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不节约能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

  在政府工作考核上,余杭推出了分类考核的办法,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指标,深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一批森林公园、水源保护综合工程正在深入实施,崇贤地区、临平西大门、一绕三线沿线整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果,“清洁、绿化余杭行动”在全区扎根。到今年4月完成绿化面积1400万平方米,其中临平城区环线绿化面积达到了140万平方米,城乡的整体清洁绿化度有了很大提高。总投资近13亿元的截污纳管工程到明年将全部完成,到6月底污水实际处理能力已经提升到10万吨每天。

  新的优美的风景也如梦幻般展开。余杭区投资53亿元打造西溪湿地三期工程。中国首个湿地博物馆、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院、美丽洲公园也建成向公众开放。

  “环境立区”不仅为百姓换回了良好的环境,更为余杭吸引了一流的企业和人才。据了解,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科技等高科技企业都已到余杭开设创新基地。“现在,余杭轻风自然、鸟语花香的和谐生态环境让人来了不想走。”刚刚落户余杭开始创业的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张贤杰告诉我们。

  法治建设,丈量品质生活的尺度

  71.84。

  日前,余杭区发布2008年度“法治指数”,得分71.84。这是余杭区第二次发布这个指数,上次2007年得分是71.6分。

  一年前,余杭区发布全国内地第一个“法治指数”,他们以数据指标形式,度量各项法治事务。这套数据体系具体可用“149”三个数字来概括:一个法治指数,四个“评估层面”,包括区本级、区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九种面向老百姓的调查问卷,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行政工作、司法工作、权利救济、社会法治意识程度、市场秩序规范性、监督工作、民主政治参与、社会治安等9个方面。

  四个层面的人员参与法治指数评估:面对群众发放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占35%;由余杭直接参与法律运作的机关人员组成“内部组”评分占17.5%;包括教师、记者、律师、企业家在内的“外部组”评分占17.5%;“专家组”评分占30%。

  今年的法治指数有些新变化:在司法公正有力、民主政治建设、市场秩序规范、监督及时有效等方面,群众满意度得分都低于2007年的指数得分。在余杭区司法局局长毛新利看来,法治指数的推出,好比一次自我体检,今年法院努力破解“执行难”,去年执结各类案件2819件,执结率比上一年上升27.5%。但老百姓并没有因此给个高分,说明群众的期望还要更高。

  “71.84这个分数很正常。”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法治余杭”评估体系课题组组长钱弘道说,“复杂的法治工程,一年里不可能有很大发展,略增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评估体系毕竟是刚产生的新事物,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但我相信,5年后作用会更明显。”

  不仅仅是法治指数,在余杭,法治昭人由来已久。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发生在这里。“小白菜”毕秀姑被县衙施用酷刑逼供,屈打成招,后得以昭雪。“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余杭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如今,余杭“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展示馆,成为杭州市首批市级“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之一。

  1992年,余杭在农村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2005年,余杭在全国首创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自荐海选”模式。同年,余杭提出建设法治余杭的口号,建设“开放型、法治型社会”。

  当地政府借助“外脑”,邀请了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浙江大学副校长胡建淼、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郑成良等10位国内法学界专家受聘建设法治余杭专家委员会委员,齐聚余杭,对“法治余杭”建设建言献策。

  专家们认为,“法治余杭”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动态目标,有必要设计出一套合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评估体系,来衡量和评价余杭区的法治建设进程。

  2006年10月24日,余杭区委与浙江大学法学院合作建立了法治余杭量化考核评估体系专项课题组。课题组又向已经出台“法治指数”的香港取经,先后与香港廉政公署、香港律政司、香港大学法学院等进行交流,在全国率先制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评价体系”。

  2007年11月,“法治余杭”量化评估体系通过专家论证,开创中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先河。

  2008年6月15日,余杭以“评估体系”为依据,公布首个法治指数。

  “余杭法治指数的出台是整个余杭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加油站’。”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说,指数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法治建设工作可以画上一个句号,而是意味着“法治余杭”建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余杭的法治建设状况从此有了一个“参照物”,一个可以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

  可资借鉴的是,世界银行2006年出版的《国家的财富在哪里》(《Where is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在分析国家资本财富问题时,将法治指数作为国家无形资产余额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其无形资产平均有36%取决于教育水平,57%取决于法治程度。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则认为,法治余杭的实践和推进,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做出示范,将对全世界像中国这样国情、历史条件下的法治发展起到一种“试验田”的作用。

  工业强区,加速“弯道超越”

  60年沧海桑田。

  60年前,余杭工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农业是余杭经济的全部支撑。60年后的今天,余杭规模工业经济首破千亿大关。

  从“天下粮仓”到工业重镇,60年的变迁,写在了余杭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走进余杭区崇贤镇龙旋村。新中国成立60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个个老板脱颖而出,一辆辆轿车开进开出。

  79岁高龄的赵香南家就是如此。虽然,老人现在每天都还坐在古老的纺纱车前,缓缓地摇动着,将棉花抽成棉纱。但老人的儿女们,却都先后办起了家纺企业,从农民“转身”为企业家,将自产自用的土布变成了商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赵香南老人子女们身边的改变,见证着余杭家纺业60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根据余杭区家纺协会统计,目前,该区共有规模以上家纺企业304家,从业人员近3.5万人,2008年完成产值92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8.98%。

  变强变大的不仅是余杭家纺业。在建国之初,良渚镇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改革开放之初,工业也只有油脂厂、砖瓦厂和农机厂等五六家小厂,总产值只不过几百万元。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的磁土矿创收,是镇里的主要财政来源。

  工业必须超速发展!1985年,政府号召村村办企业。农民抓住机遇纷纷创办仪表厂、缫丝厂、机械厂等,在良渚掀起一股大办工厂的热潮,基本消灭了工业“空白村”,培育了农民经营意识和能力,为当地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良渚镇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有和集体企业纷纷转制,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良渚镇三镇合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全镇工业经济迎来一次大飞跃。目前,良渚镇有各类企业8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0家,年产值超亿元15家。

  良渚镇只是余杭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在余杭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余杭提出了坚持“三位一体”方针,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到2008年,余杭规模工业经济首破千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500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1.1%,增速高于全省和杭州市平均水平。

  目前,面临着全球经济低迷的“弯道”,余杭工业再次提速!针对工业功能区“低小散”的现状,余杭区委、区政府及时编制了《余杭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六规合一”并与“一副三组团”城市主体功能相融合,整合优化20个镇乡(街道)41个工业功能区块,划分成禁止、限制、扩容等三类,形成“三区七特”空间布局总体框架,总规划面积115.6平方公里。其中先进制造业核心区(临平副城余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余杭组团工业功能区)、新型装备制造业拓展区(良渚组团仁和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列入余杭区今后发展工业的三大高地。目前,“三大高地”都已启动新一轮规划。

  抓大项目,上好项目,是余杭工业发展的一个公开的“秘密”。该区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余杭抓工业经济一直坚持实施大项目战略,工业投入坚持大项目引领、大项目带动。今年,该区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119个,计划总投资达204亿元。

  政策引导,是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也考验着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把握能力。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工业经济,余杭区先后出台了《余杭区工业强区扶持政策意见》、《余杭区重点企业培育办法》、《关于加快小企业培育的政策意见》一系列政策,财政扶持资金由“摊大饼”向“蒸小笼”转变,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优质大项目集中、向公共平台集中。

  目光高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60年弹指一挥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从工业强区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是余杭正在进行中的又一次新跨越。

  余杭有底气实现这次新跨越。连年来的高速发展,是余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

  “十一五”以来,余杭区大力实施“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工业强区”、“服务业大区”等战略,经济呈现持续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8684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57.1:36.5,实现财政总收入8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8.2亿元,经济发展总体上了一个新台阶。

  发展战略也不断明晰。余杭区十二届党代会以来,先后制定了“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工业强区”、“服务业大区”、“文化名区”、“环境立区”、“民主民生”六大战略,这些都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好了思想舆论动员。

  今年7月30日,余杭区委召开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根据决定,余杭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全区GDP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16%;一二三产比重调整为5:53:42。

  细化的蓝图更令人振奋:

  ——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余杭服务业增加值争取突破750亿元,年均增长22%。通过提升业态、拓展领域和集聚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使之成为全区的“首位经济”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支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22%。“良渚文化、运河文化、禅茶文化”三大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创意西溪、创意良渚、创意临平”三大基地初步成形,成为杭州文创产业综合示范区。

  ——现代工业:到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7%;R&D投入占GDP3.5%;全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0000件,专利授权量达到7000件,专利企业达到1000家;人才资源总数达到22万人以上,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达到2500人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减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成为现代工业体系的支柱,产业能级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现代农业:到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0亿元,年均增长6%。形成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体,特色精品农业为支柱,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布局合理、优质高效、城乡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喜的是,在余杭,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已经在实践中开始变为现实。一批新兴产业崭露头角。国内生物疫苗领域龙头“天元药业”已规模化生产,“贝达药业”填补国内空白的抗癌新药即将生产面市,“民生药业”正加快落户,余杭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区块已具雏形。余杭创新基地已有国内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阿里巴巴——淘宝城”、金融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恒生电子的入驻,将对信息企业集聚产生较大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中宙光电、春风动力、运达风电等新能源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浙江日报 辉煌浙江60个发展样本 00004 余杭一个梦想创业的地方 2009-08-18 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3;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7;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2;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45;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1;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0;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5;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4;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18;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27;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30;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28;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31;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29;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32;浙江日报000042009-08-1800026 2 2009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