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新闻

舟山养殖渔民盼水产养殖保险再推行

  编辑部:

  围塘闸门被浪冲断,3个养殖塘的梭子蟹被浪潮卷入大海……台风“莫拉克”给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养殖户李跃带来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而这损失只能由李跃自己扛起,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保险。

  同样的呼声,记者在六横镇渔民孙明康处也听到了:“要有水产养殖保险就好了,可现在,阿拉是想保也没地方保呀!”

  养殖渔民想有水产养殖保险却无处可保,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从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与加工流通科了解到,区里曾于2006、2007年开展过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但于2008年停止了。为什么水产养殖保险设了又撤?

  科长冯坚说,是保险公司不愿意做这笔生意。他说,“保险公司的人说水产养殖保险是亏本生意。”海水养殖是高风险行业,台风、冰雪等极端天气极易对其造成损失,而水产养殖造成的损失又难以估算,比如灾害中“到底跑了多少鱼、中途有没有起捕过,都很难判断。

  之所以保险公司在2006、2007年愿意推行水产养殖保险,原因是当时采用的是捆绑式方法——即区里把公务车辆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捆绑在一起交给保险公司。2008年起,公务车辆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不再捆绑了,保险公司就不愿意再给渔民投保了。

  而舟山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非常期盼。每年的台风季节,水产养殖户都提心吊胆。孙明康是该区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推行期间的第一批受益者。2007年台风给他的网箱养殖和围塘养殖带来了惨重损失,“幸亏那年我拿出了5000多块钱保了保险,后来收到了10万元的赔偿款。”据了解,当年该区在推行水产养殖保险保费时,采取“养殖户+政府”的模式,孙明康当年参保时,区、镇政府也分别拿出了5000多元。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与加工流通科科长冯坚也证实了这一点:每次他到各个乡镇(街道)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查看水产养殖病害情况时,总有养殖渔民询问水产养殖保险的事情,“据我们初步统计,我区约有六成的养殖渔民有投保意向。”

  对于渔民的期待,普陀区渔业互保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养殖渔民有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办事处会对此做一些尝试,比如通过异地取经等方式,攻破水产养殖保险的技术性难题,破解水产养殖保险空白现状。

  本报通讯员 杜雪意

  本报记者 谢国平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舟山养殖渔民盼水产养殖保险再推行 2009-08-14 48256F32002924A6482576110049A41F 2 2009年08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