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关注

浙江美术馆:
走入“江南水墨画”

  7年筹建,70年梦圆。

  8月9日,南山路138号,西湖边的“水墨豪宅”——浙江美术馆正式开馆。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71年前提出的“浙江应该创办美术馆”的建议,在这一天成为现实。

  占地3.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美术馆;花费700余万元巨资,引进27个世界顶尖的恒温恒湿展柜;4个开馆首展,题材贯穿古今中外;将全馆1/3左右的面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面对着这座被西班牙米罗基金会代表赞誉为“很美很完备”的艺术归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感慨地说,这里是浙江美术界的“家”,是城市的文化家园和游子的家园母亲。

  承接800年艺术文脉 美术馆开馆首日迎客万人

  背靠玉皇山万松岭,毗邻西湖,不远处就是南宋皇宫遗址;分为四层的现代建筑,采用全玻璃顶的优质采光,具有3万多平方米的宽敞空间——8月9日,浙江美术馆正式开馆,以坐拥湖山的豪迈气魄迎客万人。

  “浙江需要这样一座美术馆。”从北京赶来参加开馆仪式的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有些激动,他为浙江有了这座全国一流的美术馆而倍感骄傲。 

  浙江美术馆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列入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五大百亿”工程。能赶上浙江美术馆开馆,让来自广东韶关的游客赵倩倩感慨“运气特别好”。在杭州停留3天,她和女儿打算花一整天时间“泡美术馆”。 

  13个月的何悦航坐在推车里,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浙江美术馆总占地面积为3.5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有14个展厅。按正常的游览速度,在全馆走上一遍需要3个小时。“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何悦航的母亲趁着开馆,带小家伙来见见世面。

  透过艺术茶座的玻璃幕墙,可以看到楼下莲花盛开、小鱼悠游的场景。雨水顺着中央大厅的玻璃顶流淌下来,让人“宛如入画”。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说,他得“慢慢看,细细品”。

  这也许正是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所要追求的效果。

  “我希望浙江美术馆不是一个很突兀的东西,而是生长在环境之中。犹如在西湖边的‘江南水墨画’,日日与西湖对话。”程泰宁说,浙江美术馆的选址,决定着它将承接800年的艺术文脉。

  据著名史论家王伯敏考证,明朝的张撝之在《武林旧事》夹注中提到,南宋名家荟萃的宫廷画院,就在万松岭麓。如今,浙江美术馆在意境上萃取白墙黑瓦的色彩构成,整个轮廓线从东边玉皇山逐层向西面降低,“仿佛从山上滚下的一块石头”,恰好与西湖融为一体。

  烟雨朦胧中远看美术馆的屋顶,有着江南传统坡顶的感觉。外饰选用石灰石,色彩柔和,时间越久,颜色会更沉着、更有历史感,水墨韵味油然而生。

  7年筹建凝聚心血 于细节处展示美术馆的专业追求

  早在开馆之前,浙江美术馆的大幅照片,就已出现在美国的专业杂志上,被音响公司用作广告。

  浙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中央大厅采用异形玻璃顶,声反射现象非常复杂,回音很重,对音响的设计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为此引进的美国音响品牌,还是首次在国内使用。

  早在1928年,国立艺专校长林风眠先生就曾提出浙江应该创办美术馆。从2002年立项开始,经过7年多的筹建,几代浙江艺术家终于圆梦,“有了独立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凝聚着建设者的心血,创下多个中国第一。

  国内最长的汉氏恒温大通柜,出现在浙江美术馆3楼的7号展厅。工程部负责人介绍,如今安放着黄宾虹作品的这个大通柜,长55.5米、高4米,恒温恒湿、具有红外线防盗功能。这可是由8个德国工人,花了整整一个半月时间才安装好的。

  让艺术家们赞赏有加的,还有被称为“超高展厅”的6号展厅,它是把美术馆现在的二三楼打通而成的,建筑高度10.4米,可以悬挂超过8米的巨幅作品。此次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有数十件“大画”尺幅超过2米高5米宽,但放在浙江美术馆的空间里,还是游刃有余。

  仔细查看还会发现,6号展厅采用了目前国内美术馆博物馆系统最高级的展墙。这种由软木等6层材料组成的展墙,无需用传统的挂线,承重性强、方便适用,消除了挂线对画面效果的破坏,激发了画家们“画大幅作品”的艺术冲动。

  部分展厅还安装了轨道活动展板,可以根据不同的展览进行布局,使得展厅具备空间分割的功能,给各种展览形式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充分发挥的大空间。

  步入美术馆一楼“执着的巡游——米罗作品展”的展厅,会觉得灯光稍微有点暗。原来,顶部光源都集中在了作品上,当观众目光停留在单件作品上时,会发现画面上的色彩特别生动饱满。

  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的正是美术馆的“专业追求”。馆内展厅的照明全部按欧洲国家级美术馆标准配备,专业的卤素灯每盏价值一万多元,能最大程度显示艺术品的色彩,尤其适合对光源要求苛刻的油画作品。

  面对着这座被西班牙米罗基金会代表赞誉为“很美很完备”的艺术归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感慨说,这里是浙江美术界的“家”,是城市的文化家园和游子的家园母亲。

  如何防潮防火防盗

  “独门绝技”让藏家心驰神往

  如果从破土动工算起,建造浙江美术馆历时4年。2007年年底竣工后,又经历了一年多的内部精装、设备安装、征集藏品、策划展览等筹备过程,才正式开馆。

  “顶”和“地下室”是美术馆建设中的两个难点。

  “顶”的难度在于,受力结构需要通过反复计算,超过80%的玻璃不能标准化制造,因此,几乎每块玻璃都有3张图纸,关于玻璃的图纸塞满了工程部的2个柜子。玻璃顶也给节能和防漏带来挑战,他们最终采用加设“中空双螺伊夹胶玻璃”的方式来降低能耗,并不断消灭“漏点”。

  地下室相当于地面三层的面积总和,珍藏艺术品的库房区就位于地下,因此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由于3000平方米库房位于西湖水位之下,为了防潮,建设者动了不少脑筋。在库房区的底部,60厘米厚的底板上用防水卷材做了防水层,又做了十几厘米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上面架空60厘米后,再用五空板做一个防水层。

  恒温恒湿的库房内部,采用气体灭火,以最大限度预防对艺术品的破坏。同时,库房采用的富士精工专用防护门,厚达30厘米,除了防盗功能外,还增加了气密性。

  为了防盗,浙江美术馆动用了不少高科技手段。闭馆后,多重防盗“警卫”自动“上岗”:模拟蝙蝠的双鉴探头,一直发送微波频率探测物体移动频率;红外线报警器,一旦射线遇到热量变化也会报警……

  甚至于,连地下通风管都不能怠慢,以避免“偷天陷阱”的出现。风管内部装了防盗线圈,一旦被剪断或是触碰到,都会自动报警。

  在参观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有些冷,这是因为,为了保护展品,美术馆采用了恒温恒湿系统。例如,西班牙米罗作品展,其纸面作品要求温度维持在18至22摄氏度之间。

  令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振奋的是,这几天接到不少电话,馆内针对艺术品保护设置的“独门绝技”,使得一些藏家心痒痒,纷纷前来咨询藏品的寄托代管和捐赠事宜。

  感受艺术品位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是最重要的社会职能

  如果说,4个高规格的开幕大展和设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国际学术报告厅,体现了浙江美术馆“重在当代、兼顾历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立馆方向;那么,馆内1万平方米左右的公共文化服务面积,则是所有普通人的“艺术之家”。

  凝神屏息的参观之余,你可以在随处可见的大屏幕前看段录像,听听不同专家对黄宾虹作品的分析;也可以在艺术书店转悠一下,为了推广艺术教育,这里将长期保持85折甚至更低折扣的优惠;你可以在咖啡吧和艺术茶座稍作休憩,在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叫十八描”同时,谈论自己对于艺术和生活的见解……

  然而,3楼的“儿童美术天地”,也许才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之家”。

  在这个开放式的空间里,摆放着白色的桌子和五颜六色的凳子,免费向小观众提供水彩笔和素描纸。开馆首日,从不到周岁的母亲怀中的婴儿,到十来岁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画少年,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墨宝。

  学军小学二(7)班的俞玥,和她的作品《海阔天空》合了张影。飘飞的蝴蝶飞翔在画纸上,也在庆祝浙江建起了美术馆呢。

  5岁的钱庆余画了抽象派风格的“锅与鸡蛋”。为了收藏的需要,爸爸帮他在旁边题了贺词,“浙江美术馆开馆,我来送个煎鸡蛋”。

  太阳在微笑,蓝天上没有画白云,“因为画纸就是白云的颜色”。4岁的章小蕊告诉我们,“开着坦克的是爸爸,正在打坏人呢,坏人是黑黑的,坦克的火焰是绿色的!”

  “孩子的想法多么有生趣,我们尽量不去干扰他们的创意。”展厅实习服务员彭涛说,这是她“最感充实的一天”。这位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国画专业的学生,不停地告诉小朋友,画画“没有对与错”,但是一定的技巧,“可以帮助你画出心中最美的图案”。

  这也是我们在“西湖水墨建筑”中,所能看到的最美的图案。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浙江美术馆:
走入“江南水墨画”
本报记者 童颖骏 刘 慧 2009-08-11 浙江日报000102009-08-1100016;浙江日报000102009-08-1100025;浙江日报000102009-08-1100026;浙江日报000102009-08-1100027;浙江日报000102009-08-1100017 2 2009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