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财经一周

农民联保:“保”的不仅是创业贷款

  农村金融新事,先“谈”为快。

  丽水市云和县朱村乡农民柳荣华仅凭3位普通农户的担保,顺利地从当地信用社贷到50万元创业资金,使他的茶叶超市如期开业。据悉,云和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今年初推出了农民联保创业贷款:由3至5位农民自愿组成贷款联保小组,申请贷款时相互担保,不再需要提供实物抵押,单组贷款额在50元至100万元,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20%。这种“自愿联保、一次核定、随用随借、周转使用”的贷款模式,以其零抵押、低利率、高额度、零门槛、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了农民欢迎。如今这个村25家原本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农户,组成了7个贷款联保小组,已累计获得创业贷款1000万元。村支书说得好:“农户贷款互相担保,还本付息互相监督,谁坏了这个规矩,失掉了信用,谁就会被开除出联保小组,从此就会被村里看不起,所以大家非常守信,本息从未出现拖欠。”

  长期来,相当多的农民因为缺少抵押物,进不了银行、信用社的贷款门槛。如今“农民联保”这一新生事物,创造了适合农民特点的融资新模式,重新为农民创业打开了贷款之门,这是值得农民高兴的好事。在笔者看来,“农民联保”,“保”的不仅仅是创业贷款,其意义涉及诸多方面。

  首先,“保”出了农民创业致富的信心。过去农民想搞农副产品加工厂、养殖场,开发山林,却往往缺少起动资金。现在只要有好项目,不愁贷不到款了。联保小组内的农民互相担保,手续简单,这等于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不仅给当地农民鼓起了致富的风帆,还给返乡民工增添了在村创业的信心。

  其二,“保”出了农民的信用意识。勿庸讳言,农民的信用意识参差不齐。然而,一旦自愿组成农民联保小组后,就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的倒逼力量,使得参加联保小组的农民谁也不敢失约。可见农民的信用意识虽然与农民本人的道德品行有关,但后天的培育强化也是不可少的。好的融资模式,通过建立农民“信用信息档案”,给农户颁发“信用证”,公布违约失信的制裁措施等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强化农民的信用意识,规范农民的信用行为。

  其三,“保”出了农村信贷质量和数量的辩证统一。一种好的融资模式,不仅要有利于融资,还当包含风险管理。“农民联保”将小组内农民的自身利益,用一条信用准绳紧紧地联在了一起。由于能够把握信贷风险,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自然大增。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联保,“保”出的是农村信贷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四,“保”出了金融与农民的鱼水关系。“农民联保”模式其根本在于农村金融惠及农民,信用社在当地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这种鱼水关系是农村金融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持续发展的巨大基石。

  “农民联保”,对于至今还在抱怨农村信用环境差而导致金融业务难开展的地方是一个极好的示范: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创新。好的融资模式、好的担保方式有助于改变农村信用环境,有助于培育、强化、提升农民的信用意识。心底无“框”天地宽,换个思路,新局面就在眼前。


浙江日报 财经一周 00011 农民联保:“保”的不仅是创业贷款 吕志强 2009-08-11 48256F32002924A64825760300298147[B1-倪冰] 2 2009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