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双60”投票评选活动进入第6天。本报记者记录了各地热心读者参评中的新故事——

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

  浙报集团16家媒体共同启动的 “双60”投票评选活动进入第6天,我省社会各界和城乡居民参评“双60”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今天,本报驻各市分社记者到社区、进工厂、下农村、入渔港,记录了许多热心读者在投票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多渠道动员、多层次组织、多领域发动,群众参与面更广

  今天下午,在温州市洪殿街道夏屋社区,数十位社区居民聚集在社区的多媒体活动室,进行集体网络投票。金华市多个青年QQ群的群主动员群员积极投票,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亚都社区的“老年聊吧”内,几十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围绕“双60”的候选条目聊得热火朝天,并认真投票。位于平湖的浙江伊爱夫纺织有限公司,从8月1日起利用自办的电台每天向员工播放候选的“爱国名言”和“祝福祖国的话”,许多员工对此已耳熟能详。

  今天午后,常山县白石镇曹会关村农民还在田间地头举行投票活动,该县水土农机专业合作社主任徐水土拿着一叠选票,来到沙滩田畈,将在地里劳作的20多名社员召集到田头树荫下,利用劳动的间隙,一起研读“爱国名言”和“祝福祖国的话”并投票。今天上午,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盐业村的村公示栏前围满了村民,大家围在一起推选 “爱国名言”和“祝福祖国的话”。此前,全村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张选票。

  今天,丽水许多海外华侨也放下手头的生意,登录“浙江在线”投票。旅居葡萄牙的青田籍华侨陈莉莉还把电话打到本报编辑部,代表身边10多位华侨询问填写选票的细则。在舟山,沈家门边防派出所的官兵除了自己投票,还通过走访等活动,将“双60”评选活动推向社区、渔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在沈家门停泊的台湾渔船渔协668号台轮船长陈明善,看到了边防官兵送来的 “双60”评选活动报纸,在船舱里表达了台湾同胞对新中国60华诞的美好祝愿。

  家乡先贤的名言,更能引起父老乡亲的共鸣

  在公布的80条“爱国名言”候选条目中,有多条作者是浙江籍人士,他们的“爱国名言”引起了更多家乡父老乡亲的强烈共鸣。“我们金华老乡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我一定要选……”金华市委宣传部党教处长庄文亮说,“用家乡先贤的话来教育家乡人民,人们更加有亲切感。”

  今天上午,新昌县城南乡杨坑村村民蔡伯苗,赶了10多里山路,把自己填写的选票送到了县委宣传部办公室,请工作人员转寄。他说,最能让他感到亲切的也是艾青的这句著名诗句,并声情并茂地当场朗诵起这句名言。

  因为感动而投票,因为投票更多人被感动

  通过参与投票,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感,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杭州西溪街道下马塍社区的程艳,发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等全家老少13人参加投票。“爷爷奶奶眼睛不好使,我就一句句念给他们听,两个人还为了选哪句争论过几回呢!”程艳说,最感人的是75岁的外婆,专门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制作了纪念T恤,在白色的T恤上用红线一针一针地绣出了“60”这个数字,还经常穿在身上。

  今天早上7时不到,景宁县大均乡梅山村70多岁的畲族村民蓝春财,摸黑走了20多里山路赶到县城,第一个交上了自己的“双60”选票。前几天,当听说今天要在县城广场上开展“畲乡人民寄语祖国60年”活动,心里特别激动。老人不识字,他就叫孙子一字一句地读给他听,然后慎重地在选票上打钩。整整一夜,老人未合眼,凌晨5时不到就起床往县城赶。“我也要向祖国说说心里话啊!”老人说,他们家搬进了新建的畲家房,现在几个子女都搞起了特色农产品种植,日子过得很红火。

  临海市大洋街道高桥社区60岁的居民林清妃,只上过小学,“双60”候选条目中的许多字不认识。今天中午,她专门打电话叫来大学毕业的儿子逐条念给她听,母子合作投票。今天中午,骄阳似火,宁波退休工人狄师傅带着10岁的小孙女,亲手将选票交到了记者手中。狄师傅说:“这是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能让孩子明白肩上的责任,长大后多为祖国作贡献。”

  (本报杭州8月5日讯)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1 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 2009-08-06 2 2009年08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