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万家灯火

“独独”夫妻面临二胎纠结——

生还是不生?

本报记者 陈 惠 实习生 张佳佳

  在政策允许生“二胎”的人群里,有个群体越来越庞大,那就是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夫妻。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独生子女纷纷进入了生育期。有专家预计,未来十年里,有9千万个独生子女夫妇将进入生育二胎的快速递增期。一方面是政策的许可,一方面是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是否生第二胎?我们采访了想法各异的独生子女夫妇们。

  生还是不生

  两代人的讨论焦点

  生还是不生?对80后夫妇唐明和梅丽而言,是个头痛的难题。

  与大学同学相比,唐明是班上摆喜酒的带头人。2004年9月,本科毕业后的两个月,班上同学又相聚在唐明的婚宴上。次年,女儿悠悠出生,大家笑称他们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了人生大事。

  五年后,女儿四岁了,他们却在新一轮的领跑中停下了脚步。

  在生二胎的问题上,双方老人的态度高度一致,他们强烈要求改变家中独苗的现状,子孙满堂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更何况现在政策允许。经济压力太大?四位老人每人每月出一千元,作为小孙子的抚养经费。

  然而,唐明和梅丽却笑得有点勉强,生还是不生,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

  为了照顾孩子,梅丽放弃了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如今孩子大了,正考虑重新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唐明希望生活的重心能够回归自我,这些年来,女儿的出生打乱了所有的娱乐休闲时间,一下班回家便围着孩子转的日子,让生活少了太多乐趣。

  要孩子,还是让生活回归自我?唐明和梅丽面临的生育难题,也是80后夫妇的缩影。

  弥补成长环境的缺失

  80后夫妇尝到孤独滋味

  “你打算生第二胎吗?”在一份关于独生子女婚恋观念调查中,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

  为何大多数人盼望家中“老二”的到来?七成人希望“让孩子有个伴,对他将来成长有好处”;两成人希望儿孙满堂;一成人则是为了将来养老考虑。

  “这些年,我有一个发现,家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懂得为人之道。因为他从小与同龄人打交道,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如何替别人着想。从这点来说,我算是个先天有缺陷的人。所以,我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我的孩子有个弟弟或妹妹,来弥补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缺失。”希望孩子更有责任感,是刘义夫妇商量是否再要一个孩子的初衷。妻子同他一样,也是第一代独生子女。

  真正感觉一个孩子不利于成长,是在结婚之后。日常生活中,两个人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没有人肯让步,战争不断升级。双方家长的参与让两人感情几度告急。后来妻子怀孕了,在漫长的十个月里,刘义和妻子完成了另外一种成长,“责任”两个字是这个时候才刚刚到来的。

  “由于我们这一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生活在多位长辈的关注之下,与同龄人相处时间少,近三成的独生子女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更多的独生子女夫妇认为,第二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能学会宽容、关心和照顾别人,也更容易和陌生人交流。减少了独生子女容易出现的一些性格上的偏差,比如自私、懒惰,怕吃苦、不善交际、依赖性强等。

  “希望他们能拥有与手足相亲相爱的机会,从孩子到成年,一路相互扶持,即使父母年迈逝去,也能有温暖相依相伴。”刘义感慨颇深。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两个孩子,家长压力反而小,不是非得每个都得出人头地。这样,孩子反而可以更自由地发展。”也有人认为,二胎也能减少父母对孩子施加的成材压力。

  生活成本太大

  是选择不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申请生二胎的独生子女父母并不多。”记者在杭州多个街道计生委处听到这样的反馈。

  为何放弃生第二胎的机会?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对80后家长,来自于经济、精神和工作压力等客观因素,让大多数80后对生育“二胎”望而却步。

  李燕娜也符合“生二胎”的政策。两年前儿子出生以后她就一直再想要个女儿,但她必须首先考虑整个家庭的需要。

  她和公婆一起住,公婆在照顾孩子方面给了她很多帮助。“如果想再生一个小孩,我们得先在杭州给一家六口买套大房子才够住。但现在房价这么高,这笔开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养育孩子的成本投入呢?从出生抚养到大学毕业,听说一个孩子最起码要五十万元,更何况是优质的教育,这些投入远远不止。如果是两个女儿还好,要是生了两个儿子,将来讨老婆、买房、买车……到时候我们的房贷还没还清呢,又得接着背债,这样的日子想想都害怕。”李燕娜激动地说。 

  如果生了二胎,生活成本将加倍。据了解,影响独生子女夫妇是否生育二胎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原因。

  除了经济成本,难以估算的精力成本也成为独生子女不想生育二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儿子刚满3岁的宋媛一听说生二胎就直摇头:“一个孩子就让我筋疲力尽,哪还有勇气生第二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没办法过来帮忙。为了照顾好儿子,夫妻两个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尤其是星期天,工作一周已经精疲力竭,但为了让孩子能多接触大自然,只得硬着头皮早起陪孩子出去玩,回到家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好好养大一个孩子就不容易了。”在宋媛看来,一个孩子她有把握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包括进好的学校和参加各种兴趣培养,但如果是两个孩子,可就没有那么多财力精力了。 

  职业女性的新顾虑

  要孩子更要事业

  “儿子刚刚过了一周岁,想想这个计划还是再推几年吧,就怕领导有想法,老是不干活,尽生孩子去了。”关于再生一个孩子,王郁有点为难。她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一直也都很想生二胎,也是符合政策可以生的。但是,她的顾虑依旧很多。

  很多同事虽然符合政策,但也都坚决地领了独生子女证,如果自己与众不同,还要生二胎,那在职场上明显处于竞争劣势,还怎么指望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做全职妈妈对一小部分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大多数妇女还是必须重视职场和自身发展。”王郁这样坦言。

  事业受影响,是王郁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生第一胎,王郁已经眼睁睁看着同办公室原来各方面不如自己的男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再生第二胎,不是等于把自己往职场绝路上推吗?”王郁说,自己如果放弃生育二胎,说不定将来还有时间和精力在事业上追赶上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生活、工作也会增添更多信心和情趣。

  “要事业还是要二胎?”一则调查显示,近1/3的年轻妈妈像王郁这样在无比纠结之后选择了前者。

  就价值取向而言,传统家庭的育儿功利性观念,如传宗接代、养老和使家庭稳定等,在大部分女性心目中已经淡化。她们更多地从个人层面来理解育儿的意义,比如:人生的体验和乐趣。

  “女性工资每提高10%,生第二胎的几率就下降0.56 至0.92个百分点。”一项针对韩国职业女性的调查表明,越是收入高的职业女性,越不愿意生第二胎。

  随着进入高收入职业群体的女性不断增加,比起再生孩子背负养育负担,女性更愿意上班增加收入,好好抚养一个孩子。

  有专家认为,女性的社会活动不断扩大,因此,以进军高收入职业群体的女性为中心,想放弃生育并在职场上继续打拼的现象越发明显。

  二胎,生还是不生?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夫妻表示,当他们越来越明确自己可以有生育二胎的自由的时候,反而在选择面前,他们表现得越来越不确定。选择,有时候也成了烫手的山芋。

  对此,专家建议,当一个家庭开始考虑要几个孩子、什么时候要孩子时,夫妻双方首先应该自问:我们的选择是否是一种盲从?我们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从个人生活、家庭状况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周密地权衡,最终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毕竟,选择生二胎需要当事人做出更多理性的思考,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浙江日报 万家灯火 00014 生还是不生? 2009-08-06 2 2009年08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