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中华一日陨两星,齐鲁从此少二老
· 未名湖畔的哀思
· 大师身后的人文传承之惑
· 学人本色 文化传灯
· “乡野王洛宾”
守望乡间非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未名湖畔的哀思
——社会各界悼念季羡林先生
  据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11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他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北京大学连夜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内布置灵堂。

  12日中午,灵堂开放,社会各界人士冒着高温来到北大吊唁季老。灵堂外,吊唁的队伍排出上百米。人们胸戴白花,神情肃穆。

  灵堂内,哀乐低回,十多米长的黑幕上写着几个白色的大字:“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大厅中央的鲜花丛中摆放着季老的大幅遗像。照片中的季老身着朴素的中山装,面带微笑。1946年他从德国学成后回国,受聘担任北大教授,此后一直工作、生活在北大,长达60多年。此时此刻,他看着这片熟悉而亲切的校园,笑容中似乎流露出不舍。

  季老的儿子季承带着家人为父亲遗像献上了花篮,向遗像三鞠躬。季承的妻子对3岁多的儿子说:“给爷爷磕个头吧,和他告个别。”年幼的孩子尚不知世事,天真无邪地望着照片中的爷爷。

  季老早年为求学与妻子、孩子聚少离多,晚年又因种种原因与季承多年不见。直到季老去世前的几个月,父子才重聚。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过得很幸福,因为儿子一直陪在他身边,可爱的小孙子更是让他尽享天伦之乐。

  “季先生一生坎坷,虽然他生前得到了很多、很高的荣誉,但他得到的爱太少了,希望他在天堂得到爱。”季羡林的学生、北大东语系教授张光璘感慨道。张教授说,“我们准备出版1000多万字、几十卷的《季羡林全集》,以此纪念他。”

  吊唁的人群中,许多人从没见过季先生,但先生的人品、治学令他们敬仰。

  北京市民李飚女士走出灵堂时已是泪流满面,她指着手中季老的著作《我这一生》哭泣着说:“季先生的书救了我的命!去年我失业了,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曾一度想自杀。后来看到先生写的这本书,知道了先生在‘文革’时受到迫害也想过自杀,但他挺过来了,这让我很受鼓舞。”

  正在对外经贸大学读书的俄罗斯留学生刘莲娜也赶来吊唁,她告诉记者:“我从1999年开始接触季先生写的文章和书籍,虽然我从没见过他,但从他写的东西里能感到,他对古代史和近代史都很了解,他的书充满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是个伟大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8 未名湖畔的哀思 2009-7-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F1004CAB8C[A1-新华社记者≈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