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从美国NOAA风暴准备计划学点什么
· 农民学会“种地看手机”
· 气象信息也可以是一种农业“新能源”
· 为什么这个镇怕涝,一看防御规划全明白了
· “气象下乡”:农村防灾的聚变效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美国NOAA风暴准备计划学点什么
  7月9日这天,气温显示德清最高温度达到了38.5摄氏度。

  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类等级的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摄氏度”被列入橙色预警信号,那些在户外或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的时间,对老、弱、病、残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德清气象局在这一天向29个联动部门发出了入夏后的首个橙色预警信号,根据县政府启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一旦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将全面承担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管理工作,各部门将根据预警的等级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全县的200多名气象协理员也会在收到信息后,重点走访村里的困难户。

  据介绍,这种以气象部门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很大程度借鉴了美国NOAA(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制定的“风暴准备计划”。这份计划将气象部门、政府、企业、媒体到普通民众应该怎么应对风暴灾害,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风暴计划让张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美国几乎每一户家里都装有一个家庭气象警报器,这种无线电接收装置可以在美国很多的商店中买到。当飓风生成时,气象部门会不间断地发布有关飓风的最新消息,当气象部门发出飓风监测警告时,这种接收装置会自动发出语音警报。而在风暴应急措施中,记者也找到了一条这样的建议:“收听NOAA的无线电广播,是从国家气象部门获得飓风警报的最好方法。”

  美国民众良好的自我防御素质,让张克中颇为感慨,他告诉记者,今年德清在完成12个乡镇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基础上,还将在村一级进行认证,在全国率先建立12个“气象灾害防御示范村”,真正把气象服务扎根到老百姓当中去。

  当然,因为每个村的地理位置不同,每个村的防御工作有所不同。像归毛头所在的三合乡双桥村,因为村子里养殖户较多,到处都是鱼塘,特别容易被雷击,“每年被雷击死的猪都有十多头”,所以预防雷击成了双桥村气象防御的主要内容。

  相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示范村,除了要在村庄内安装气象信息电子屏,有专门的气象灾害避难场所,安装24小时气象警报接收器之外,还要在鱼塘边和村里安装避雷设施,安装警示标志,并且定期对农民进行气象知识培训。

  事实上,对示范村的认证工作,就是一次向农民普及气象知识的过程。前几天,听说村里在搞气象认证要装避雷塔,莫干山镇高峰村的一对夫妻特意跑来气象局,问他们的新房子快结顶了,想加装避雷针还来不来得及,要多少钱。

  这件事让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很受启发,“接下去我们准备和有关部门和乡镇联动,以后农民盖房子时候来审批时,就把安装避雷针的图纸一起给他们。”

  在农民看来,这种气象教育也许比坐着上课来得更实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从美国NOAA风暴准备计划学点什么 2009-7-13 浙江日报000102009-07-13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