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云和木娃跑得欢 全靠文化添神韵
· 赵洪祝会见澳大利亚两部长
· 港口重现繁忙景象
· 老外体验采摘游
· 第一批提前院校录取
1250余我省考生
· 江干区把“招聘会”搬到居民家门口
· 免费伏茶点
散布温州街头
· 一天之内陨落两颗文化巨星
· 金华金东区多举措
培养大学生“村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港口重现繁忙景象
本报记者 张 帆 通讯员 宋 兵 刘 斌 陈建光
  港口是浙江经济连接省外、国外的重要窗口,刚刚出炉的6月份及上半年港航统计快报显示,浙江港口的吞吐量、周转量等数据都在回升之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外贸运输,也表现不俗:全省港口6月份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231.6万吨,为去年同期的113.1%;完成的集装箱重新突破90万标箱大关,为今年上半年我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新高。

  记者近日在对沿海港口的采访中,明显感受到这个“经济之窗”正在恢复往日的繁忙。省港航局局长郑惠明从多年港航工作的经验分析,统计快报上一个个向上的箭头,表明我省原材料和能源产品的运输量正在增加,我省各个产业的开工率和景气度正在上升。

  在内河航运集聚区杭州、嘉兴、湖州3市,6月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带动全省内河港口创下了单月货物吞吐量的历史最好水平。业内人士介绍,内河往往是建材运输的重要通道,运量上升印证了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效应。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沪杭、杭宁、杭甬等客运专线的建设,直接刺激我省临近区域建材水运业的快速增长。

  嘉兴港抓住上海世博会召开、黄浦江两岸煤炭泊位调整的机遇,主动承接港口煤炭业务,依托海河联运的优势,延伸煤炭客户链,着力打造浙北煤炭中转枢纽。今年上半年,全港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吨,完成1133万吨,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速;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75万吨,同比增长19.4%。其中,外贸累计完成182万吨,同比增长36.4%,集装箱同比增长125.8%。

  省内各类产业的企稳回暖,也使得港口、水运业越来越繁忙。6月份各港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良好,当月我省沿海港口主要货类煤、油、矿的吞吐量分别完成950万吨、1135万吨、124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现正增长,其中油品吞吐量增加了190万吨。

  在青田温溪的瓯江畔,当地的民营企业“青山特钢”的生产越来越红火,刚刚在瓯江岸边建设了2个千吨级江海联运泊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产品与原材料运输需要。在温州乐清湾畔,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的围垦造陆项目刚刚完工,“海螺水泥”等一批大型、特大型企业就纷至沓来,谋划利用深水岸线和围垦土地资源,建设临港型的特大项目。更令人欣喜的是,6月份全省港口完成的外贸货物吞吐量也增长较快,台州港、温州港增幅超过一倍。台州港的大麦屿港区,还顺应周边区域台资企业及台胞的需要,在一个月里先后开通了与台湾的客货航线。

  经济回暖、运量增加,也刺激了我省水上运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今年上半年,我省水运运力总量达到1410.17万载重吨,其中海运船舶共有3589艘,运力1114.76万载重吨,比去年底净增127.96万载重吨,增幅达12.97%。沿海特种船舶、万吨级船舶和内河特种船舶的运力均有增长。专家认为,在运能运力增加的同时,满足高附加值运输需求的特种船舶比例持续升高,也表明我省的产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需要高附加值特种运输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一批产业正在兴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港口重现繁忙景象 2009-7-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EF00453380[A1-张帆≈A5-宋兵≈A5-刘斌 ≈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