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
在艺术自由与商业规则间穿梭
· “木雕父子”高公博、高敏
同一种坚守,不一样的路径
· 传承与突围:手工文化的代际对话
· 更多的“父子兵”
正在探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承与突围:手工文化的代际对话
本报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章 程
  精美绝伦的手艺机绣《非洲大象》、金碧辉煌的宁波朱金漆木雕万工轿、风格古朴的木雕大花瓶……7月1日至5日,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一个个手工艺人在薪火相传中创作的民间瑰宝让人大开眼界。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有不少“父子兵”创作的精品同台亮相,老一辈的国家级大师宝刀不老,而他们的儿子们也在成长着,变化着。这种传承,让浙江省的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新的光彩,甚至正在打开先人们从未打开过的另一扇大门。

  13年前,国内部分专家曾以《装饰》杂志的名义提出过一个倡议,“中国手工文化及产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部分以传统方式提供生活用品,作为大工业生产的补充;一部分以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作为认识历史的凭借;一部分变为审美对象,成为精神产品;一部分接受现代生产工艺的改造成为有传统文化温馨的产品。”

  当我们走近其中几对“父子兵”进行对话,越发真切地感受到:13年过去了,这一倡议似乎并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具现实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传承与突围:手工文化的代际对话 本报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章 程 2009-7-7 浙江日报000102009-07-07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