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点燃红烛耀山乡
· 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
建设成群众满意工程
· 红色电影进社区
· 象山针织加紧编织内销网
· 千家万户共享先进文化
· 企业需求,就是服务方向
· 让百万农民住进新房
· 我省推广“大拇指运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第二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徐立科——
点燃红烛耀山乡
本报记者 毛传来
  “到山道弯弯处培桃育李,志在桃源,趣在其间矣!”21年前徐立科写下的这句毕业留言,映照着他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限忠诚。

  扎根山区从事教育事业21年,他想得最多的是学校和学生。

  在担任梁弄镇中校长助理、副校长期间,为和学生住得近些,他动员妻子和女儿搬到不足20平方米的学校宿舍居住,一住就是近两年。2008年,他出任镇中校长,不到一个月,体重就轻了10多斤。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筹集30余万元,建起电脑房,并设立10万元爱心助学基金。梁弄镇中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初级中学、余姚市先进学校等荣誉。

  徐立科不止一次说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他本来学地理专业,由于教学需要,先后教过数学、物理、生物、科学等学科。因为门门教得出色,他被誉为“全科教师”。

  “山里孩子比较‘野’,所以教育工作需要更多爱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徐立科总结出“三心”教育法,即在思想上因势利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他会挤出近5个小时,与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促膝长谈,帮助学生戒除网瘾,集中精力学习;他将从小失去父亲的学生接到家里同吃同住一个多学期,使其树立生活的信心;当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到学校寻衅滋事时,他挺身而出,竭力保护学生安全。

  徐立科善待同事,尊敬乡亲,凡乡亲托的事,他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对自己和家属却要求特别严格,从不搞特殊。他妻子、女儿曾希望去余姚城区工作和读书,却都被他否决。

  今年2月28日晚,徐立科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去世。在他病重住院的9天里,每天都有上百名学生、同事前往医院看望。出殡时,上千名学生、家长和群众自发为他送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点燃红烛耀山乡 本报记者 毛传来 2009-7-3 48256F32002924A6482575E10011C942[A1-毛传来≈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