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高职单考单招院校
首轮投档线公布
· 杭州中山御街展新颜
· 新闻夏令营:孩子在课堂外学习
· 2009福彩百万
助学活动启动
· 患者爱上社区医院看病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两天接诊1000多位病人——
患者爱上社区医院看病了
  本报杭州7月2日讯 (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赵明)一大早,家住杭州文晖街道80多岁的蒋大妈和社区的“老病号”们就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大楼探个究竟,“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智能温热型牵引床……这些‘大家伙’以前可只能在大医院才看得到,现在这里的设备真好啊”。

  “475人!”到下午5点钟左右,卫生服务中心统计出全天的接诊量。自昨天中心重新开诊后,两天来已经接待了1000多名患者,这比以前的日均接诊量猛增了两倍。看来,患者真正接受社区医院了。

  我们在新落成的卫生服务中心看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大楼有6层,分全科医疗、中医康复、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馆。一进大楼,就看见了导医台,还放着一台免费测试的血压仪,感觉十分温馨。在3个挂号处前,病人正排队等候。中心新增了眼科、牙科等专科,连居民常规体检也不用跑大医院了,在中心就可以搞定。

  据了解,中心的前身是下城区中医院,与一般的社区卫生中心相比,这里的特色是有个600平方米的中医馆,开设了针灸、推拿等8个科室,最擅长中医治疗肝胆肾结石、中医妇科等项目。同时,中心还设有“中医治未病工作室”,在养生方面帮助居民过上健康生活。

  在针灸科,我们看到5张病床上已经躺着3位病人,正在用治疗仪治病,而章医师则在一旁给其他病人敷药,他告诉记者,现在新科室的病床数量增加了一倍,来看病的患者也多起来了,“尤其是不少年轻人,很愿意来做针灸治颈椎”。家住上塘路的路金荣专程跑过来治疗失眠,这是她时隔3年后再次来社区医院看病,她说以前这里治疗设备既差又少,经常要排队。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在针灸科,仅章医师每天要接待的病人就有60多个。而8月初才正式启用的99张康复病床,已经被预定了40多张。章医师的体会是“药费降下去,服务跟上来,硬件不落后,老百姓对社区医院才放心。”

  作为下城区十二大工程民生改善项目之一,新落成的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超过5800万元,是目前省内软硬件设施最好的社区医院。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在于社区医院真正‘内外兼修’。”据下城区卫生局局长蔡延平介绍,“内”是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分离”,与省级医院推行双向转诊等;“外”是实行300种基本医疗用药个人零自负,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等。

  正是有了这些软件和硬件上的保证,中心主任诸国庆说话很有底气:“今后,越来越多的居民会选择来社区医院看病。”

  新闻链接:新医改方案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抓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这个关键。即“小病首诊在社区,大病转诊到大医院,康复保健回社区”。但在目前,确实存在社区医院设备简陋、社区医生医术水平低的问题,导致患者不愿到社区医院看病。新医改对此提出了三个解决办法:由政府出资三年内在全国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三年时间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提高社区医生的医术水平,政府补助医务人员的工资、留住人才。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患者爱上社区医院看病了 2009-7-3 48256F32002924A6482575E700439485[A2-李月红≈B1-周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