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消失的岛屿
· 海岛发展须“保护至上”
· 价值再认识
· 岛屿消失背后:
海岛保护走向立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岛屿消失背后:
海岛保护走向立法

本报记者 童颖骏
  海岛上空盘旋着白鹭,山间奔跑着羊群,周边海域游走着岩礁性鱼类。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远离陆地的象山县韭山列岛,成为了江豚种群分布区,同时,附近海域还是大黄鱼的产卵场和曼氏无针乌贼的产卵、索饵和幼体保护区。

  韭山列岛的宁静安详,一度曾被“淘宝者”——掏鸟蛋的、挖藤壶的、无序捕捞的等等打破。本地人将韭山目前的和谐景致,归功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早在2007年,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的《宁波市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条例》,使得韭山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专门条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而这,还只是我国探索海岛保护立法过程中的节点之一。

  在6月底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海岛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在不少岛屿因各种原因逐渐消失的同时,海岛的保护和开发,终于有望由一部国家级大法来予以规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岛屿消失背后:
海岛保护走向立法
本报记者 童颖骏 2009-7-3 浙江日报000102009-07-03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