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数字化的音乐
大势所趋
· 《天下大观》
观天下
· 数字音乐播放器
简易指南
· 最佳影片提名数增加
· 浙版孙悟空
曾是《霸王别姬》小石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数字化的音乐
大势所趋

■小 敏
  让我们从一件往事说起。

  3年前,作为一支超级大牌乐队,Radiohead决定将他们的新专辑《彩虹里》直接放在网上提供下载。从预告到正式发行只用了短短十天,这张唱片没有签任何厂牌、而且是“价格随你定”。

  根据统计,在发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120万人前去下载,其中没花一分钱的人约占62%,也就是说,5个人中就有3个人径直免费下载了新专辑,而剩下那两个人平均花了6英镑。

  唱片带来的总收入看似很难令人满意,但多达120万的下载人次却着实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这个事件的过程和影响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音乐的数字化潮流无疑是最不能被忽视的。

  《纽约时报》写了一篇经济味十足的报道,文中总结道:“乐迷们如今要么按照定价从商店里购买唱片,要么像业界反感的那样从网上免费下载各种音乐。Radiohead给了他们第三个选择:让乐迷们自由支付,并给了他们很多感性的理由来付尽可能多的钱。”

  音乐:面对听众的销售

  在网上销售音乐不是新鲜事,很多独立厂牌都将乐队的发展寄托于网络。这种形式开始多见于流行乐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络可以为他们找到更多听众,连古典音乐也加入了进来。

  由于录音技术的数码化改良,大大降低了古典音乐的录制成本,于是那些年轻的偶像派古典音乐家也开始利用个人影响力发展起了独立厂牌,三三两两做起了室内乐演奏的低成本唱片,进行网上销售,等到累积一定利润后,再雇用乐团合作大型曲目。

  小提琴家吉尔·沙汉姆在2003年与DG公司解约后,就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厂牌。对于很多不愿意制作销售网站的音乐人来说,与网上零售商合作是更聪明的选择。通过与Amazon、Target、 iTunes Store等网上零售商的合作,音乐人可以以MP3的形式出售自己的作品。网上音乐商店都以单曲形式交易,专辑这一传统形式也开始逐渐消解。

  百代唱片不久前宣布,将与苹果公司合作,销售不采用版权保护技术的数字音乐。除了甲克虫乐队的唱外片,百代唱片所代理的所有唱片都将搬上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评论人士认为,作为国际顶级唱片公司的百代唱片的这一举动,标志着音乐在经历漫长演变之后,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真正步入在线发行时代。

  虽然iTunes在数字音乐在线发行渠道中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唱片公司的议价能力,但唱片公司依托个性化的优质数字音乐内容,并通过逐步与多家网上音乐商店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可以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

  百代与iTunes的合作,还仅仅是开始。但是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在网上发行渠道日渐凸显的大背景下,其他唱片公司为了保持在数字音乐市场的份额,将不得不相继跟进——大幕已经拉开,数字音乐网上发行成为主渠道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产业:转型期的竞争

  在线下载音乐的人每年都在增加。2006年,未曾购买任何一张CD的美国人只占所有音乐爱好者的38%。到2007年,这个数字是47%。这两年这个数字肯定会继续上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忽然不听音乐了,而是获取音乐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而且人们也通常更乐意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那几首歌而不是一整张专辑。

  苹果公司的ipod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数字音乐播放器。购买者通过附赠的软件登陆苹果公司的网络音乐商店iTunes下载内容广泛的歌曲。根据统计,去年仅仅苹果公司网站被下载的歌曲数量就已突破50亿首。这使得它的销量超过沃尔玛成为美国最大的音乐零售商。要知道,在2005年第三季度,iTunes在美国音乐零售商中还仅仅排名第七。

  iTunes目前可供下载的内容有800万首以上的歌曲,此外还有大量的电影和电视剧集。

  数字化浪潮一度被音乐产业视为可能摧毁整个流行音乐的噩梦,但现在,随着合法的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下载市场快速增长,它已经转而被唱片公司视为福音。

  以前,唱片官司还在哭诉非法的文件交换使其上亿元的价值化为乌有,现在,在线音乐似乎已跻身主流地位,成为唱片公司的救星。

  音乐数字化的过程意味着,音乐不仅仅限于被有形载体承载,这场对音乐的解放也同样影响着音乐的录制过程。从圆柱唱片、78转粗纹唱片、慢转唱片(LP)、磁带到CD,每个新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需要音乐人去适应新的特点,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

  版权:仍然是问题

  当然,像iTunes这样的购买版权销售的在线商店并不能掩盖网络上仍然存在着难以计数的可以免费下载的地点。版权,仍然是这个数字化时代的严重考验。

  实际上,在互联网发展之初,网民向网上上传各种音乐资料时是不大考虑版权问题。网上版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营MP3音乐的网站中,只有少数取得了唱片公司的版权。绝大多数的MP3网站并没有取得唱片公司的版权,更多的还在玩数字躲避球的游戏。单纯从法律角度来说,对于非法MP3下载站点的法律“封杀”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也无可厚非。

  对此,起初,唱片产业起诉消费者的“大棒政策”赢得几个战役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却大输特输,公共形象更是一落千丈。时至今日,唱片业到了改变策略的时候,应该开始变“堵”为“疏”——积极提供音乐下载服务,并在这种服务中获得利润,从而弥补传统销售渠道的损失。

  “对唱片公司来说,除了盗版,冲击力最大的就是网络非法传播了。”上海音像出版社副社长孙世丰说,“打击盗版已经令我们疲于奔命,网络传播影响更大,而且无从打起。与盗版商打官司,我们还赢了几次,但对网络方面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后者成本更低,危害更大。”由于国内大多数传统唱片公司在体制和运营上都无力立即转轨为网络化数字出版,所以他们唯一的出路是“做精品,走高端市场”。

  唱片:仍然有余地

  不过,断言传统唱片业就要寿终正寝似乎为时尚早。

  即使是Radiohead乐队,当初在网络下载发行的同时,他们也提供了双CD和双黑胶唱片两种豪华套装给那些对音质有更高要求的听众。在免费下载了新专辑的六成听众中,亦不乏先试听尔后决定购买实体CD的人。

  网络的便利下载与其说挑战了传统唱片业,不如说是在丰富人们的选择。主流音乐由唱片公司和各大网上零售商负责营销,独立音乐也因为网络上便利的资讯传递而有了生命力。许多新兴的独立乐队和音乐人在MySpace上提供单曲的试听,听众若是喜欢,可以直接去他们的官网或提供的零售网购买单曲或唱片。

  在国内,一些唱片公司选择绕开热门,另辟蹊径,选择传统经典类作品,如戏曲、少儿歌曲、民乐等作品出版。2005年以前,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的唱片发行是以流行音乐为支撑的,而今此类作品的比重已不足一半。经典类作品虽然发行量不是很大,但相对于流行音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能够在销售商的货架上站得住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数字化的音乐
大势所趋
2009-7-3 48256F32002924A6482575E5002834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