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 我省各地走访慰问老党员
· 我省党员总数逾三百万
· 我省3名劳模成为候选人
· 吕祖善出访尼日利亚埃及土耳其
· 全面贯彻“首要标准”
促进“平安浙江”建设
· “小运算”的大作用
· 夏宝龙会见台湾客人
· 贫困村成为
小康示范村
· 研究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贫困村成为
小康示范村

——宁波鄞州区翻石渡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谋发展

本报记者 余 勤 鄞州区报道组 章燕飞
  村头的灶具工厂,拉货的卡车进进出出;村尾的联体别墅工地,随处可见工人挥汗如雨的身影。走在宁波市鄞州区翻石渡村的村道上,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谋图发展,让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省小康示范村的真实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引领村民自主创业

  村民邱城斌站在他创办的灶具厂前,自豪地对大家说,在村党支部扶持下,他从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企业,去年总产值近千万元。

  曾经,翻石渡村是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通向外界的道路仅是一条不足1米宽的机耕路。“过去,村里只有一家村办小厂,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就靠几亩承包地种水稻,亩收入不到300元,”原村干部吕纪根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如何带村民致富,成了村党支部的头等大事。“要致富,先修路。”村党支部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掀起了修路的高潮。进村的高阳公路开通,前来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村党支部抓住机遇,利用紧临奉化江的地理优势,引资建起沙石码头,出租给运输企业,并引导村民们“洗脚上田”,就近当起了职工,有些村民还从家庭工厂起步自主创业。

  到去年底,全村共有企业65家,总产值达4亿元。全村八成村民在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1.5万元。农民进厂当职工,而村里1100多亩农田并没有抛荒。一些农户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搞起了规模种植。

  拆旧建新留住民心

  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可放眼四周,村庄环境差,房屋破旧,满足不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留不住村民的心。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规模整治村庄环境,浇水泥路,建老年活动室,修公园,造幼儿园,进行自来水管道改造。

  当时,村里有十几位大龄青年要娶媳妇,但一直苦于没有像样的新房。村干部们商量后,决定为村民建新房。先将原本用于出租的几间旧厂房拆除,建起了17套联排别墅,优先给大龄青年和无房户。分到新房的村民将原有的旧房拆除,宅基地交给村里,同时支付一部分建房差价。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村民的极大拥护。

  去年,翻石渡村启动拆旧建新二期工程,预计到今年七月可全部完工。第三期拆建方案也已制定。等全部三期工程完成,全村420户村民都可住上新房,户均面积250平方米。

  念好“和字经”发展更稳固

  翻石渡村党支部一班人知道,村子的持续发展最关键还是要念好“和字经”。凡事多为村民考虑,一村人和气和谐,发展也就更稳固。

  去年新建的村办公楼底层就是“社区服务中心”,窗口上挂着“计划生育”、“就业咨询”、“警务室”等标识牌,与城镇的服务中心没啥两样。

  到村里办事的村民语言平和,办事人员态度诚恳,干群关系良好。拆旧建新,这么大的事,牵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在翻石渡村从没有出现过闹事或上访事件。

  71岁老人任成玉告诉记者更多的新变化:本村农民免缴水电费,用于贴农补农、农电水利费达50万元。发放被征地人员安置费298万元,养老保险补贴115万元,村里出资10万元补贴合作医疗参保农民看病。

  村民富起来了,对文体活动有了新需求。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组建女子健身队、越剧团、中老年腰鼓队。越剧团能演《五女拜寿》等大戏,村民们上台扯开嗓子就唱了,悠扬的曲子让人憧憬起翻石渡村的美好明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贫困村成为
小康示范村
本报记者 余 勤 鄞州区报道组 章燕飞 2009-6-30 48256F32002924A6482575E400317A73[A1-余勤≈A5-章燕飞≈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