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党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
· 董寅初同志遗体在沪火化
· 苏渝豫粤遭大雨袭击
· 帮湖南增产
60亿斤粮
· 武汉:历尽沧桑 见证辉煌
· 互联网出现新型蠕虫病毒
· 业主要求退房
· 全球首架昼夜飞行
太阳能飞机
将飞经中国
· 有关负责人已被采取
“适当控制措施”
·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印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武汉:历尽沧桑 见证辉煌
  在汉口旧租界外墙斑驳的楼群中,一座修葺一新的古楼格外引人注目,楼体上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八七会议会址”熠熠生辉。

  这座庄严肃穆的英式小洋楼在长江之滨经风沐雨、矗立百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逆境中的转机,也见证着大武汉的辉煌。

  经典城事 绘就华章

  “如果把上海比喻成中国红色革命的起点,那么,武汉则是把中国红色政权引向胜利的转折点。”坐落在汉口鄱阳街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向世人展现了共产党人在建立新中国的进程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紧要关头,中共中央8月7日在武汉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为期一天的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正是这次拨乱反正的会议,给处于严重危机中的中国共产党指出继续斗争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翻开中国近代史,人们不难发现,在武汉上演的一个又一个经典史事,左右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开风气之先,在武汉创建了我国第一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

  至清朝末年,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不仅成了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而且成为与沪、津、穗并称的全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

  1923年,震惊世界的京汉工人“二七大罢工”在武汉爆发,吹响了中国产业工人争取政治权益的号角,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五”重点投资的156项基本建设项目中,布点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有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20多项,使武汉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

  1957年,年轻的共和国举全国之力,在这里兴建了第一座长江大桥,实现了中华民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改革开放 再谱新篇

  “八七会议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位署名“河南新乡电厂一普通共产党员”的观众在参观完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后留言说,“今日重瞻革命圣地,更加坚定了我为祖国利益、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的信念。”

  纪念馆馆长赵晓琳介绍说,在“武汉关”对外关闭的20多年间,武汉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交织着成功的喜悦与失落的痛楚。闭关建设虽使武汉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了一个以钢铁、纺织、机械为主,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重镇,但“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也几乎成了市场的“死角”。

  1978年,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正是这一年,经过拨乱反正的中国重新向世界敞开国门。一年后,武汉在汉正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从此,武汉的改革开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华美乐章。

  1983年3月,武汉洗衣机厂招标采购零部件。这个新中国的“第一标”,打开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缺口”。

  1984年4月,武汉市政府采纳了经济学家李崇淮的建议,制订了以交通和流通“两通”为突破口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武汉三镇就此敞开大门,形成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格局。

  这一战略冲破了旧体制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带来了武汉交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流的勃兴。

  当年8月,武汉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放开蔬菜市场价格;11月,武汉聘请德国专家格里希出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洋厂长”首度执掌中国国有企业兴起的冲击波,冲开了中国国有企业技术引进、智力引进的闸门。

  1992年,代表武汉商业文明复兴的中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中国商业由长期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转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武汉有12家过亿元的大型商场,成为华中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在1991年全国评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占了7家,雄踞全国之首;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从初时聚集了103家个体工商户的一条小街,逐步延伸到了10多个社区、100多条街巷里弄的千家万户——“货到汉口活”的历史得以重现。

  从1992年到1998年,作为一个拥有近800万人口的大城市,武汉经济连续7年年均递增16%,一度被称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界的“武汉现象”。

  未来发展 引领大潮

  八七会议会址200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后,武汉市投资数百万元进行了修缮,2004年又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费开放,前来拜谒和参观的全国各地游客及世界友人连续5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

  “这得益于大武汉经济的崛起、地位的提升。”赵晓琳介绍说,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此后,大武汉从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城市功能、战略定位等入手,重新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提升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4个千亿元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又提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4个新的千亿元产业。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建设‘两型社会’,转变增长方式,打造中部增长极,探索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武汉任重而道远。” 新华社记者 熊金超

  (新华社武汉6月28日电)

  题图为八七会议召开的会议室。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武汉:历尽沧桑 见证辉煌 2009-6-29 48256F32002924A6482575E300465758[A1-新华社记者≈B1-顾国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