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前20辆多次违法
未处理的机动车曝光
· 附:前20辆多次违法未接受
处理的机动车
· 妹妹要捐骨髓救白血病哥哥
· 吸毒就像一场噩梦
· 美预测二○五○年全球人口六分之一
将为六十五岁及以上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女子大队。两位“80后”女瘾君子向记者坦露心声——
吸毒就像一场噩梦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陈翔 陈革
  “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在“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女子大队,采访了两位“80后”女瘾君子。长期的吸毒生涯已经夺走了她们的青春、活力和曾经秀美的容颜。然而与之相比,她们的亲身经历和发自内心的呼喊更令人震撼。

  “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猜得出她以前是做什么的吗?”在和小章交谈之前,强制戒毒所女子大队副队长施展静悄悄向记者介绍,小章曾是温州市小有名气的女歌手。“就在几年前,她和文艺队来到我们所里,为吸毒学员唱歌,那歌声真让人陶醉。没想到今年,哎!”

  眼前的小章身体消瘦、面色蜡黄,脸上还长出许多黑黑的痘痘。“这是体内的毒素在慢慢散发出来,吸食冰毒之后,每个人都这样。”她的嗓音嘶哑,已被毒品毁了。

  交友不慎,加上精神的空虚,明知毒品不能沾的小章最终身陷毒瘾不能自拔。这个曾经前程似锦的女孩,一步步走向堕落。

  “几天找不到毒品,就全身虚脱,整个人像鬼一样,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求能找到毒品暂时解除身体的痛苦。积蓄早已入不敷出,只好到处骗。一个亲戚指着我的鼻子骂,你怎么成了一个无赖?那时的我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毒品傀儡。”

  小章说,吸毒就像一场噩梦。噩梦有醒来的时候,但毒瘾却没有尽头。“前年,我的一个小姐妹毒瘾发作,从6楼跳了下去。”她说,她真的很害怕哪一天就轮到了自己。

  “我最舍不得我的儿子,他才5岁,还不知道妈妈是瘾君子。”小章流下了忏悔泪水,“为了儿子,这次出去以后我再不会碰那鬼玩意儿了。”

  “我愿意死的那个人是我”

  “毒品让我失去最亲的人,我一想起来就哭得不行,可泪水洗刷不了我的过错,更无法弥补给家人带来的伤害。”

  小方已经是“二进宫”了,与小章相比,她的经历更让人唏嘘。

  初中毕业,小方在朋友的引诱下吸上了毒品。其间,她也多次下决心脱离毒品,然而,每次从戒毒所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出来,在“粉友”的引诱下,没有多久她又走上了复吸的道路。

  小方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这个女儿,家里已经是家徒四壁。3年前的春节,母亲跪下来求她,不要再吸毒了。小方哭着答应了母亲。“母亲可高兴了,那晚做了好多我爱吃的菜,还说只要我不吸毒,这个家还会好起来。”

  可第二天一早,小方熬不过心瘾,又偷偷地复吸了,恰巧被推门进来的母亲撞见。“她用近乎绝望的眼神望着我,足足站了一分钟,一句话也不说,随后铁青着脸转身走了。” 10分钟后,父亲大声地叫她:“小方,你妈不行了!”

  “我赤脚跑过去,母亲的嘴唇青紫,后来医生说是心肌梗塞,我知道是被我气的。母亲说话已经很困难了,她拼命抓着我的手,临终前就说了四个字:把毒戒了。”

  小方泣不成声:“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愿意死的那个人是我啊!”

  戒毒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小方和小章吸食的都是新型毒品。近年来,吸食K粉、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的年轻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误认为新型毒品不会成瘾,小搞搞没事。事实上,新型毒品对大脑神经的破坏比海洛因更大。”他说,吸毒,从残害肌体到祸延社会,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本报温州6月2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8 吸毒就像一场噩梦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陈翔 陈革 2009-6-25 48256F32002924A6482575DF00245EB0[A1-余勤≈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