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社会
3  4  
PDF 版
· 他们为何在大学里换专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们为何在大学里换专业
——给高考学生填志愿做个参考
■本报记者 陈 惠 通讯员 吴小英 叶 璟
  每年,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都会发放转专业的申请表。只要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学校每年都有近两百名学生成功地转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他们为何要换专业?从高考填志愿时的选择到如今的重新修改,他们有什么经验可以供我们分享?站在如今的人生高度回望,他们有什么成长的感悟和收获?正值今年高考揭榜的关键时刻,这些换专业的大学生的经历,也许能给正在为填志愿而举棋不定的考生们做个参考。

  专业前景再好

  也不能忽视个人兴趣

  李德第 从会计专业转到数学专业

  在大多数人看来,我放弃了热门专业转到冷门专业。这样的举动曾经让身边的同学和家人无法理解。

  两年前的今天,我刚刚经历完高考,在填志愿时,想得更多的是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怀着这样的心态,顾不上自己的爱好,我在六个志愿栏里填满了被视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等。

  电子类专业是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会计学的就业面很广,而机械设计与制造在一些企业中都能用得上,工业设计也很走俏,毕业后的收入不菲。

  就业的压力感染着大多数考生,一个“好”专业意味着好的就业前景。像我这样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

  可是,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难道只是为了谋一份职业吗?步入大学半年后,我反思起了当初的决定。

  一位已毕业的师兄听到我转专业的念头后,努力劝说。他刚毕业一年,现在的年收入便有八万元。他建议我先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慢慢习惯了。

  师兄的话应该听吗?在数学的公共课上,一位数学老师的课深深吸引了我。每周上他的课总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自己喜欢的专业一直在召唤我。

  一年后,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愿以偿地转到了数学系。

  现在专业的课程很多,学习的压力也比原来专业大,作业也比原来多了很多。以前是拿着上课当假期,而现在是假期都要被剥夺了。几乎每天都是在理论课与实验之间忙碌。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内心反而喜欢这样,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记者点评:在大学里,因为个人爱好而转专业的比例并不低。这同时也提醒了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无论选什么专业,都要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否则,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终无法坚持,这样反而丧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只有把兴趣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自己走的路要自己选

  陈榆霖 外国语专业转到会计学专业

  当初填志愿时,有点盲目。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给我们灌输更多的是分数和名校。除了学习,我有哪些特长?我适合做哪些工作?这些问题我几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

  高三毕业时,我既没有社会阅历,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多的是听从家长或亲朋好友的意愿。

  高考分数出来后,家里人在考虑哪所学校适合我。最后,我们锁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我属于文科考生,只有会计学、国际贸易、外国语等为数不多的专业可供选择。家里人帮我选择了外国语。

  一切都是家里人说了算,我没有任何意见。进入大学后,在同学与老师的交谈中,我才逐渐学会分析专业与未来人生规划的关系。同时也发现,当初的选择有一些不如人意之处。

  我不想考研,打算本科毕业后出来工作。可是英语专业毕业出来特色不明显,会计专业的优点明显,只要在大学期间将从业证考出,找一份工作不难。

  我还打算出国,可英语只是一门语言工具,并不像会计专业那样,能够学到一门专业技术。如果不具备某种专业知识,我出国后只能从零开始,这样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太艰难了。

  转专业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我的性格较安静内向,学外语需要主动开口与别人交流,这是我的短处。我们学校的会计专业很有特色,它虽然偏文科,但却有着工科的管理背景,自己的性格也很适合这个专业。

  

  记者点评:这位大二女生的感受并非个例。身边的大多数同学在高中毕业时,自我意识还未形成,选专业往往缘于长辈的一句话。然而,一味地强调名校和家长的经验,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不清楚自己适合哪类工作的考生,记者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平时观察和带领孩子做潜力测评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选专业不能光凭感觉

  何英杰 从物流管理专业转到工业设计专业

  我被学校录取的时候,是“物流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在我们国家很新吧,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专业具体是干什么的。

  两年前的我也不知道,当年填志愿的时候,我在网上查了最有潜力的十大专业,其中一个就是物流管理。当初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既然媒体和公众都认为有前途,那就选择它吧。

  一直到上大学的第一个晚上,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专业和我想的差别太大了。这是一门偏理论的学科,实践内容相对较少,从上一届毕业生口中得知,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

  这样想着,我对自己的选择又后悔了,对现状也很担忧。我还是念念不忘自己喜爱的工业设计,于是去报辅修,无奈辅修的课程要求不高,能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

  第一学期的春节,在家里,我想了很多很多,连表情都少了平时的嬉皮笑脸,常常坐在沙发上老半天,想自己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怎么过,想自己的人生规划、人生梦想等,虽然是晚了点,但总归还是抓住了。我对自己下了很大的决心,不仅学习物流管理,其实大学里,值得我们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没有理由仅仅因为专业不理想而消沉。 

  新学期开始后,我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成绩上去了,我想无论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还是以后的转专业都有好处。

  学期末,转专业的机会来了。第一个星期填写转专业申请表,上交之后,我很坦然,因为虽然对自己能不能转成没有把握,但是我已经有了新的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

  惊喜的是,我还是如愿以偿进入了我向往已久的专业,开始了我新的学习生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但是也明白了幸运从来眷顾有准备的头脑。

  

  记者点评:“化学专业与应用化学专业有哪些不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何区别?”在招生现场,往往会听到考生的疑问。大学里的学科设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些考生虽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仍旧对选择的专业一知半解。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向大学招生办老师详细咨询,避免对专业的错误理解。

  换专业并非轻而易举

  黄颖 物理专业转到工商管理专业

  我的高考分数不高,二本多出十五分。选择的余地很小。

  为了能够顺利地留在家门口和进入满意的学校,我在报志愿时填了服从调剂。最终,我被分到应用物理专业。当时想,进了学校再转系,无论如何,先挤进门再说。

  物理成绩在高中时便不理想,当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心里便打定了转专业,这也成了我大学期间的重要计划。

  然而,转专业有成绩限制。为了争取到资格,我日夜苦读。记不清多少个夜晚独自在教室里度过,别的同学有时间参加各类社团、娱乐活动,唯独我将自己锁在教科书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地转到了工商管理。比起原来的专业,在我眼中现在的学习轻松多了。不再整天与高深的理论打交道,这让我松了口气。但是,新的专业有不少课要重新修过,新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

  回想自己的经历,我的感受是:大学里转专业有一定的限制,考生填报志愿要慎重选择第一专业,别把宝都押在转专业上。

  比如,不是所有的院系都接受转系申请。一般而言,在本系内转专业,或者转入冷门专业要相对容易一些。而经管、计算机等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对转入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名额也较少。

  其次是名额限制。各高校规定的转系名额,一般占全年级总人数的30%,有的更低。但入学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会觉得自己的专业有问题。与其入校后“曲线救国”转专业,不如在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

  二次选择专业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好多理科专业会要求学生降一级,重修一年级课程。这些都是同学转专业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实在想转专业,也要选择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报考,这样,无论是转专业,或者将来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比较容易。

  

  记者点评:选好专业,还是选好学校?这是一个让考生头痛的问题。大多数高校也认识到学生的选专业问题,因此近年来实行了按大类招生,采取统一培养的模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里的竞争远比想象的激烈,为了进入理想的专业,学生也必须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明晰的职业规划很重要

  郑哲潘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转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和前面几位同学不同,早在高中时代,老师已经有意识在培养我们今后的职业规划。

  虽然家里人希望我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如公务员、老师,或是从事现代农业和制药,可是,这些都被我否决了。在心目中,我更喜欢富有挑战的工作。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器基本都用到电子,我觉得这是一门应用面广的学科,学有所成后,应该有用武之地。

  然而,以几分之差,我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被调剂至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读不了心仪已久的专业,我决定通过转专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一期间,我也在为此早做准备。除了学好本专业的课程,还修了电子信息的课,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看资料,碰到曾经成功转专业的师兄师姐,我更是一个劲地“讨”经验。

  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阅读有关电子专业的资料时,计算一个公式总是无法与答案吻合。情急之下,我敲开了电子信息学院老师办公室的门,说明来意后,大家先是惊讶,过后却投来了赞许的眼光。

  老师热心地帮我解答了疑问,并欢迎我随时向他们咨询专业知识。我兴奋得一路奔跑到操场,感觉理想就在身边,并不遥远。

  大一快结束,我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顺利通过了笔试。

  进入新专业学习已有两个月,我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每周31个课时,比大一时忙碌不少,闲暇时还要用功补习,把落下的一年追回来。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非常快乐。

  回头想想,其实转专业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知道和一群同学一道努力拼搏的感觉有多么充实吗?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回到了高中。

  转专业后,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环境。由于和寝室的同学不能一起上课和吃饭,关系也变得不再那么融洽,有时候内心会很沮丧。从原来的寝室搬出来后,加入新的集体,一开始和同学都不认识,难免会觉得自己不合群。这些困难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

  

  记者点评:转专业并不全然都是好。采访中,这位同学的讲述让我耳目一新。对于转专业这样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考虑清楚,准备充分,有自己的明确规划,自然也就感受到转专业带来的种种快乐,减少了因为转专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少盲目跟风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提醒。

  帮助学生

  规划人生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学校为学生设置了三次转专业的机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陈光亭介绍。

  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有资格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第二次是二年级末,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在专业大类中转专业,比如工科的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某一专业;第三次是大三期间,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在本学院里转专业。

  “大一是学生转专业人数最多的年级。大二期间,转专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可供选择的范围也在缩小。大三期间,只有个别学生申请转专业了。”

  陈光亭发现,学校这几年开展的转专业工作,让一部分因高考填报志愿不慎而“入错行”的学生兴奋不已,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园里做学问的氛围日渐浓厚。

  他同时也发现,在转专业过程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从冷门到热门”式的“转专业”。会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是接收学生较多的专业,理学院则是学生出来较多的专业。

  在每年的大一新生中,理学院的老师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差异,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为他们提出适合自己的建议。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老话并不是说数理化专业多么吃香,而是指理科的知识和素养让人终身受益,尤其在知识爆炸时代。”理学院总支书记谢书琴觉得,冷门与热门专业是相对的,取决于对专业的近期与远期认识。

  “学习成绩前10%的学生一般不会转走,大多是成绩在20%至30%之间的学生。”在转专业的高发区,往往存在着两种情况。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便有明确的转专业计划;也有些学生徘徊在转与不转之间。

  “在犹豫是否转专业的学生中,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有些是家庭经济原因,希望孩子能学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就能赚钱。”谢书琴介绍,理学院每年在外省招生的数量多,贫困生的比例比较大。“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通过奖学金、贷款等方式,让他们安心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很多坚守理学专业的贫困生往往考研更具优势,也因此有机会跃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转专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吃苦。学好理学意味着要具备坐冷板凳的毅力,对一些学生而言,另外的专业付出少,学起来轻松,何乐而不为?”

  身为一名长期从事理科教学的老师,谢书琴建议,转专业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但每位学生要对自己的新选择有较清醒的认识。这并不是提供一个碰到困难绕着走的机会,而是为个人的职业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3 他们为何在大学里换专业 ■本报记者 陈 惠 通讯员 吴小英 叶 璟 2009-6-25 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03;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18;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19;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20;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21;浙江日报000132009-06-2500022;48256F32002924A6482575DE000E65D5[A1-陈惠≈B1-沈宇翔≈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