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专版
3  4  
PDF 版
· “越秀”办学的“三个加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越秀”办学的“三个加法”
  (上接昨天本报8版)

  “越秀”办学的“三个加法”

  □ 蒋鑫富

  特色办学,使越秀成为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

  2007年上半年,越秀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对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

  越秀获得“优秀等级”的主要原因是越秀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一般人看来,“越秀”的办学特色应当是它的外语特色。事实也确实如此,越秀是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外国语院校,下设英语、东语、西语、涉外经管、国际交流、成人教育等六个二级学院,开设了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八个语种20余个外语及相关涉外专业,是浙江省开设外语语种最多、外语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外语类院校。

  但在越秀人看来,越秀的办学特色还主要体现在它的SPT人才培养体系。SPT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体系,SPT是英文Successful & Practical Talents的缩写,意思为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能让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专家们为之“眼睛一亮”的人才培养体系。越秀2007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升本”获得教育部50名专家全票通过,用越秀杨银千院长的话来说,很大的因素是“SPT”三个英文字母的“功劳”。

  越秀SPT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面向、两类人才、三个核心能力、四类证书、成功成才教育”五个方面。

  “一个面向”是指SPT人才培养目标是紧贴浙江对外经济发展需求,为外贸、外经、外资企业和外事服务等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两类人才”是指SPT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用外语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另外一类是在职业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涉外经管人才。

  “三个核心能力”是指SPT人才要具备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四类证书”是指SPT人才在毕业时要具有毕业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如单证员证、导游证、秘书证、教师资格证书等)及公共技能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驾驶证等)。

  “成功成才教育”是以“成功成才为目标”的励志教育,即从始业教育开始,结合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分阶段成才目标的计划,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教育档案,鼓励学生珍惜每一个成绩、重视每一个进步和分阶段学习成果。学生首先是取得“学业成功”,继而是“就业成功”,并争取“创业成功”。

  越秀的SPT外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最近越秀爆出一条消息,一个刚刚“出闺”的小语种学子,用人单位竟以年薪10万元相争抢。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毕业生找工作本来不易,越秀的小语种毕业生缘何如此抢手?

  谭继人,是越秀西语分院西班牙语专业的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校学习期间获得荣誉证书及技能证书30余张。据学校老师讲,小谭毕业前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很是烦恼,上海、北京等多个大公司纷纷主动找上门,其中宁波外贸公司培训中心等单位开出的薪资都十分丰厚,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义乌外资企业。他第一年年薪大约10万元,以后还会继续增加,更让同学羡慕不已的是,工作没几个月的他,遇上了一段浪漫的“异国恋”,恋人还是一位哥伦比亚的姑娘哩!

  一个学生刚毕业就体现出了10万元年薪的身价,是运气吗?小谭说:“不!因为越秀培养的学生都是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具有复合型技能,所以才能过五关斩六将,争取到吃香的岗位。”

  今年,在越秀的毕业生中,像谭继人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如西班牙语专业学生孙妮,前年经过墨西哥COPPEL连锁百货公司的层层笔试与面试后,已获得了去墨西哥就业与深造的机会;还有章锦峄同学已被国内公司派遣到智利IQUIQUE市做翻译工作;再如法语专业毕业的陆一阳同学,就业于浙江华友钻镍材料有限公司不久,就被派往非洲刚果(金)担任项目翻译,年薪也超过了10万元;06文秘2班的班长张丹凤,在不到半年的毕业实习期间内,开始被聘的岗位是普通文员,后来凭着自己的实力和出色表现,晋升为这家有数百名员工的公司总经理助理,进来又被提升到董事长助理的岗位上。据近来返校的毕业生汇报,不少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这说明,除了专业技术之外,用人单位挑选外语人才最注重的是越秀毕业生的应用能力。这一切也说明,越秀的办学成果是优秀的。

  回望这些事实,越秀第一个加法“规范+特色”是成功的:规范办学,使越秀成为一所合格的高等院校;特色办学,使越秀成为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

  第二个加法:内涵+外联

  题 解

  内涵:加强内涵建设,发挥教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作用,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提高综合素质。

  外联:借梯登高,实行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借鉴国外名校先进教学理念,引进国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接轨国外大学的优良课程,吸引先进教学方法,以对外合作提升自己办学水平。

  让学生实行三自管理,作为学院加强内涵建设的突破口

  二十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明确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随后,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把“学会认知”作为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明确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顺理成章地成为善于独辟蹊径的越秀提升内涵的突破口。

  根据SPT人才培养体系,越秀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结于三个方面: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学习与职业和个人发展要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学习和提高赖以立足于社会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而其支撑措施则是三项工作: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材施教,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传授与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变严格统一的学生管理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能力;从培养优良的教风与学风入手,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对学院与教师来说,不是 因此而省心了,而是对提高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来说,学院在授之以渔的同时,更授之以网。越秀已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共同签订了《美国国际进出口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特许培训机构协议书》。今后,学生只要报名通过统一的高端培训和考试等规定程序,就有把握取得《美国IIEI专员证书》、《美国国际贸易物流专家证书》、《美国出口规则指导官证书(CUSECO)》、《美国注册营销总监证书》、《美国注册销售经理证书》等证书。

  这些渠道的开通,使学生与社会对越秀更是刮目相看。今天,越秀确已不是单纯从事一般性职业教育的高校,而是一所上了档次的应用性本科院校了。

  对越秀来说,内涵的提升还在于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改变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

  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及能力,学院面向2006级、2007级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选修课。学院还在校内创建了“SPT创业创新外语实训一条街”,并专门投资近70万元开辟了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和创业平台。物流专业与“顺风快递公司”合作开办的快递公司、国贸专业开设的外贸实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天马旅游公司等,鳞次栉比,互相辉映。在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内还专门开辟部分场所提供给学生创业,“学生创业小店”不仅吸引了校园的眼球,更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践,学院已有8位学生被绍兴市创业精英班录取,学生叶婷还被评为“2008年绍兴市大学生创业之星”,有5个项目被立项为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向省教育厅推荐。

  “越秀”的学生是可爱的。

  刚刚赴港参加2009年“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回来的吴君、姜原、吴琳三位同学,谈起前几天香港城市大学邀请的事,感慨良多。他们说,在越秀读书,学到的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更有书本外的许多东西。越秀的校门是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从这里走出去,前面就能见到一片蓝天——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大学教育与就业能力”。今年这次研讨会共有35所大学的140名大学生参加,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澳洲、英国、美国等地区的大学生,在中国的大学生中,首次有了越秀的学生。据悉, “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由香港城市大学于2000年创办,目的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并培育学生成为明日的领袖。

  明日之星在成长,其中也有越秀学生的身影。

  ——马佳,越秀英语学院02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现在攻读北京大学博士。她曾担任学院团委社团部部长、姿态文学社社长。毕业后曾在嘉兴桐乡茅盾实验学校任教,任教期间获得单位的好评,多篇论文获市级奖项。2005年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傅俊尚,越秀西方语言学院09届德语专业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曾担任西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学习刻苦努力,在校期间文化课成绩一直名列年级段第一,并顺利通过大学德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多次获得绍兴市级“三好学生”和学院“SPT”优秀学生称号,2008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活生生的例子在“越秀”不胜枚举。

  明日之星、未来领袖的成长,不能单靠课堂教育来培养。越秀在学生三自管理中设置的“自我教育”与 “自我服务”为人才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而其集中的体现则是组建起了两支令人耳目一新的队伍:一支是英姿飒爽的“女子教官队”,一支是自找苦吃、助人为乐的“社区义工队”。这两支队伍赋予了越秀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成为越秀今年新的亮点。

  6月2日。星期二。烈日炎炎。

  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越秀大操场上那精彩而神圣的一幕:“立正——敬礼!”当来自沂蒙山区24岁的女子教官队副队长郑武杰口令一出,由身着军校学员服的“越秀”90多名女生组成的五个方队,立即面向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行军礼!蓝天下,这支被全校师生称道的英姿飒爽的女子教官队,展现着中华儿女新一代的风采。

  面对笔者关于女子教官队的组建和训练情况的提问,黝黑结实的郑武杰站在队伍的正前方,认真得没抹一把爬在脸上豆大的汗就说,队伍自今年二月正式组建以来,就开始投入了准军事化训练。所有参训的“教官”,都是越秀的大一学生,她们都是自愿报名,每周利用周一至周五早晚课余时间集中训练。目前的训练科目主要是队列和步法,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当好下半年入学新生的军训教官。

  训练间隙,笔者找到来自宁波北仑的08商管一班的区队长陈天偶,当问到她缘何加入教官队时,这位落落大方有一对小酒窝的方脸姑娘,回答得干脆又简单。她说,起初只是为了穿一下军装,拍几张照片,给家里的爸爸妈妈看看,后来,在艰苦的训练中,才明白过来,真正要加入这支队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自己一列入队伍中,一切行动就得听指挥、听口令,感到自己正在与正式的军人靠拢。

  自幼做着警察梦的潘玲是来自慈溪的08英语六班的学生,作为战友,她怀着与陈天偶同样的心情。她说,在女子教官队里,最有的吃的是苦,但正是吃得下这份苦,才让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因为自己收获的是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这种吃苦的意志,反过来更能促进学业的成功。

  与女子教官队一样,“越秀”的“社区义工队”也搞得有声有色——

  李燕红是07中新一班的学生。她说,她自担任学院义工部部长以来,感触最深的是用自己的汗水,给他人多一点方便,给自己多一份历练,心里会生长出快乐的翅膀。

  越秀全院现有800多名义工。在餐厅洗碗、洗菜、擦桌子,在楼道、操场、马路上清扫都能看到他们义工忙碌的身影。的确,正如李燕红最后向笔者讲述的话一样,全院的社区义工队员自找苦吃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报名的人还在成倍增加。他们当中,有不少义工本来在家里是很少做这些勤杂活的,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已被学院义工队的气氛和场面感化了。

  众所周知,在国外不少名校,做义工往往被看成是既帮助别人,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具有高尚情操和被社会各界尊崇的事情。因此,越秀的学生不仅想当义工,还心甘情愿自找苦吃,成为苦中有乐的义工。学生纷纷说,有了当义工的经历,为自己今后就业走向社会补上了“吃苦锻炼”这一课,值得。

  为了提升学生的内涵,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活动,大学生艺术团已经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已达60余个,参加学生达3000多人。越秀的设计是,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深化SPT系列创建活动,使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创设的自我教育和服务的平台;让“朋辈教育”成为一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课本。

  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建设一所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外国语院校

  越秀通过一次次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认识到,大学在知识生产与传承过程中的宽广性、开放性和扩张性,必然会突破国界的限制,走上国际化发展之路。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使自身与国际上其他大学教育接轨,融入世界大学集体,反过来又促进和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越秀作为一所专事外语人才培养、主要为外经贸企业服务的外国语学院,走国际化之路是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早在2007年制订学院五年发展规划时,就提出“大力开展国际合作,把越秀办成应用性、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民办本科外国语学院”。

  经过十年的努力,越秀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

  ——建设一支“外籍教师军团”。在下半年聘请近60名外教的基础上,在近几年内要力争建成一支150名以上的“外籍教师军团”。越秀的计划是,力争在近几年内小语种的外籍教师比例能达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担任。

  ——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应届毕业生的5%~10%。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越秀留学。

  ——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迄今已与20多所国际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包括留学生交换、教师交流、优质课程引进等。

  在今年上半年,越秀还迎来了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美国一所著名大学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结成了姐妹学校,并具体商定了由两校联合举办非独立设置的教育机构的具体事宜。

  这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越秀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始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这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越秀的学生在中国接受完全的美式优质教育将成为一种现实;

  这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越秀走国际化之路的前景将更加灿烂。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对外合作办学渠道,使学院攀上新的高度。这就是越秀第二个加法的答案。

  第三个加法:大师+团队

  题 解

  大师:大学之大,不谓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有什么样的大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

  团队:越秀要打造的团队,既包括教育团队,也包括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

  越秀的杨银千院长说,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人才,一手抓“钱财”。

  越秀在抓人才方面,积极倡导一种“大师文化”,着力构建一流“人才团队”。

  说起“大师”,毕业于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东语学院副院长刘银钟教授,是大家公认的。刘银钟教授获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号博士学位,他曾在延边语言研究所负责朝鲜语词典编写工作。1989年以来,参加中国朝鲜族文化史大系(总副主编)撰写工作,主编《语言史》(部分撰写),主要著作有《朝鲜语语义学研究》、《朝鲜语词汇学》、《朝鲜语同义词》等15部著作。2006年10月,对刘银钟教授来说,是人生最难忘最光彩的一页——他荣获了由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亲自授予的“韩文发展立功者大奖”。获此殊荣的一共有五位世界级的学者,另外四位,其中有两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日本,一位来自韩国。由于刘银钟教授,使“浙江越秀”的名字与“美国哈佛”的名字有机会排在了一起。

  刘银钟教授在大学讲堂四十多年,培养了许多韩语人才,其中亲自培养的硕、博士生有20余人。

  作为韩语教学和研究的权威,刘银钟在越秀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他主持的科研项目,一项又一项获奖,为越秀争得了荣誉;他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给他们上韩语研究生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他像强大磁场一样,身边聚集起了一批韩语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不乏教授、副教授或硕士,成为越秀东语学院首屈一指的团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师是稀有资源,但“名师”在越秀的各个语种、各个学科中却是群星璀璨,交相辉映。

  英语专业有自己的名师和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几年教学科研成果累累,众多学生在名师熏陶下,口语伶俐,笔译优雅,备受用人单位称道。

  俄语专业有名师,专业建设步步登高。

  对外汉语专业亦有名师为学科带头人的团队,里面人才荟萃,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丰富,被立项的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工程等项目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教学一线名师和教育团队林立,越秀的管理团队也是人才济济,实力不凡。如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教务处长为中坚的教学行政管理团队,为越秀实现规范化办学、走上正规化之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在盘点如云的名师和教学团队过程中,笔者又获悉一条十分重要的消息:越秀不日将引进一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并担任中国翻译学会理事、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翻译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曾先后两次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作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并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英语语言学客座研究员。鉴于他在英语研究方面的造诣,被美国哈佛Koch博士书面评价为“在英语语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权威人士”。他作为共同执行主席,在美国主持过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两次作为中国翻译家代表团成员出席亚洲翻译家论坛;他是核心期刊《上海科技翻译》的专栏作家和四家高级别期刊的特约编审,并担任美国学术期刊《国际教育与研究》副主编,是大型工具书《英语准确用词词典》(海内外发行)的主编。目前正担任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大学英语泛读》、《大学英语泛听》八册系列教材主编。他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多项科研项目,获得过浙江大学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十余个奖项;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20余本,本人撰写字数达600余万字,可谓“著作等身”,名动海内外。

  这位重量级教授,堪科英语教学和研究方向的大师。他加盟越秀以后,将作为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带头人,再请他组建一个英语教学和科研团队,把越秀的英语教学与科研搞上去,撑起越秀的“半片天”。

  笔者了解到,越秀的优秀团队还包括韩国文化研究所、大禹文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双语教育发展研究所等教师科研团体,这些研究所已成为越秀理论创新的孵化器,越秀则将这些新概念、新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对办学是不小的促进与推动。

  越秀,聚集了一批大师或名师,为他们提供施展大手笔的舞台;大师或名师,为越秀增加了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越秀,构建了一支支各学科的教师团队,他们以集团冲锋的形式,为越秀的崛起打拼。越秀因有一支支教师团队而兴盛,教师团队伴随着越秀的发展成长壮大。这是越秀第三个加法的答案。(全文完)

  本文摄影 王晓明 蒋鑫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越秀”办学的“三个加法” 2009-6-23 浙江日报000092009-06-2300026;浙江日报000092009-06-2300009;浙江日报000092009-06-2300010;浙江日报000092009-06-23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