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胡锦涛回京
· 团结合作 共克时艰
· 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
甲感病例增至30人
· 英雄城南昌:从红色走来 向绿色走去
· 安徽凤阳县一企业发生爆炸
· 热带风暴“莲花”登陆福建晋江 
· 我省报告第18例甲感确诊病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英雄城南昌:从红色走来 向绿色走去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从白色恐怖到红色经典,从武装革命到和平发展,南昌城印证着82年的风雨征程;从共和国建立到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英雄城60年发生了沧桑巨变。

  人民军队在这里诞生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着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征着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

  走进新的南昌起义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2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1927年春夏之交,正当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悍然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白色恐怖,长夜如磐。1927年3月尚有近6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几个月后锐减至1万多人。“要不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头。

  血的教训,让刚刚度过6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认识到了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

  1927年8月1日凌晨,三声信号枪响划破夜空,向驻扎在南昌城各处的起义军发出了战斗的号令。经过4小时激战,南昌城内的守军全部肃清,歼敌3000余人。起义成功了!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伟大开端,这是中国革命的崭新一页。

  从此,这支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壮大。

  从此,这支军队与人民群众唇齿相依,鱼水相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戍边御敌,还是抗震救灾……每当危急关头、灾难降临,人民子弟兵总会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赤胆忠诚和英勇无畏,一次次建立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历史功勋。

  八一精神在这里传承

  “重温那段火红的历史,让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共和国。”

  …………

  一句句留言,表达着人们的追思与感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馆以来,先后有近1500万海内外人士前来参观、学习、留言。

  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上。两年前,南昌市投巨资对该馆进行改扩建,经拆迁周边建筑,馆区面积扩大了近一倍。新建的纪念馆采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出效果一新。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参观者络绎不绝。

  如今,行走在南昌街头,朱德、贺龙、叶挺等人在南昌起义时的旧址、旧居都修葺如初。八一公园、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碑、八一大道、八一大桥等等,依然是南昌城跨越半个多世纪而不曾改变的地标,“八一”,永久性地镌进了南昌城的记忆。

  南昌市市长胡宪说,八一起义为南昌留下了一张“英雄城”的名片,以“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军民团结、百折不挠”为核心的八一精神,更是南昌人代代相传的珍贵财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英雄城人民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南昌人以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为目标,敢闯敢试敢干。连续八年来,南昌市经济实现年均15%的增长,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48.84%提高到去年的61.35%,城区面积比60年前的约8平方公里扩大了20多倍。

  南昌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被誉为“南昌现象”。一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真正解放思想,大力改革,大气开放,南昌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绿色崛起在这里起步

  在八一精神融进南昌人红色血脉的同时,人民军队一身“和平绿”正成为英雄城的生态环境和科学发展的主色调。

  南昌的绿,不仅是一种生态特色,更是一种产业形态、一种政策导向。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软件、光电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服务外包产业,青云谱区的文化创业产业,青山湖区的生态观光产业,湾里区的旅游休闲产业,安义县的有机蔬菜产业……一批新兴的绿色产业已见板块雏形。

  按照辖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特色分类,南昌一改“唯GDP论”的考核标准,对14个县区实行差异化考核,大幅度降低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等经济指标要求,新增森林覆盖率、水源水质等生态环保指标的考核,引导和鼓励各县区根据各自的板块定位、区域特色、产业优势错位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多赢。

  新世纪以来,南昌市的工业增加值翻了四番,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鸟更多了。近年来,全市饮用水水质优良率始终保持100%;今年头5个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6天,优良率列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省会城市第五。

  新华社记者 余孝忠 李兴文

  (据新华社南昌6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英雄城南昌:从红色走来 向绿色走去 2009-6-22 浙江日报000032009-06-2200012;48256F32002924A6482575DC0048CFA7[A1-新华社记者≈B1-应霁民];浙江日报000032009-06-2200038;浙江日报000032009-06-22000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