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关键词】“名校托管”
尽管在城里买了房子,尽管联系过城里的学校,但今年蓝伟煜的家长还是决定,让孩子留在衢师二附小民族校区学习,因为他们觉得这里的教学质量不比城里差。
两年前,柯城区航埠镇民族小学更名为衢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民族校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校名变化,而是一所农村学校发生了蜕变。
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衢州市柯城区试点城区名校强校结对农村“弱校”,区内最偏远的山区学校——七里小学交由城区的“百年名校”鹿鸣小学托管,试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的“教育托管”模式。
2007年,柯城区深化“教育托管”模式,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调配教育资源,对人、财、物等办学要素进行优化重组,把农村弱校委托给市区强校、名校统一管理,实行“一校两区”、“城区强校名校托管农村完小”管理模式。城区6所学校分别托管6所农村完小。2007年12月,柯城区又将所有受托管农村学校作为分校校区全面纳入相对应的城区学校,实施“学校更名、管理同步、教师身份同校”。截至去年底,该区强校、名校已托管农村学校11所,其中农村完小7所,农村中心小学1所,农村初中两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据统计,托管后全区小学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了95%,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镇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去年以来,托管农村完小已出现城市回流学生50多名。打通城乡两校区教师管理机制后,教师“城乡”身份差异被消解,优秀教师能够安心在农村任教,长期扎根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可享有城市教师待遇,使城乡教师互促共进、教育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专家点评】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长刘希平:一所各方面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托管一所条件比较困难的农村学校,形成“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学校、两个校区”,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柯城区的这一做法,有力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尤其是骨干教师向农村的配置,探索出了一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希望全省有更多的地方像柯城区那样围绕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积极探索,为农村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
【受益者感言】柯城区航埠镇北二村村民蓝雪云:名校托管给我们农村的孩子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城里名校托管农村小学,使孩子们在农村也能上城里名师的课。而且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改变,农村学校慢慢跟上了城市学校的步伐,就像城里的名校办到了家门口。现在,我们村里的学生家长也打消了让孩子转学到城里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