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创新典范”专题报道
3  4  
PDF 版
· 别让父亲节悄悄溜走
· 请人民调解员当“娘舅”
· 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
· 培训农民 提高农民 富裕农民
· “文化大篷车”开到农民家门口
· 城乡居民看病有保障
· 平凡的人给我们如此感动
· 北京将组建家政
行业工会联合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培训农民 提高农民 富裕农民
——衢州打造素质扶贫模式

本报记者 金毅
  【创新关键词】 农民素质培训

  2003年开始,衢州市按照“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民培训的新路子,被联合国“全球扶贫大会”东部案例考察团称为“素质扶贫衢州模式”。据统计,5年来衢州市累计培训农民60.2万人次,培训后有26.4万人实现转移就业。实践证明,农民素质培训是一项民心工程、利民工程。2003年至2007年,衢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05%。

  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初期,衢州市培训农民的重点是,35岁以上的成年农民经过15天左右的技能培训,能掌握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加快从“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从2006年开始,衢州市突出抓好新型农民培训,主要对象是没有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青年农民。重点是开展“三个一万”培训:一是以预备劳动力和青年农民的技能等级培训为重点,实施“万名技工培训工程”;二是以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乡土人才为重点,实施“万名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三是以下山异地脱贫农民、被征地农民、低收入农户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实施“万名困难农民培训工程”。

  针对农民素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衢州市从多个方面强化规范性管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训的实效。目前,衢州市有市级农民素质培训基地33家,基本实现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100%基地化培训的目标。同时,实行培训前审核、培训中检查、培训后考核,凭职业资格证书对培训机构进行资金补助。把培训后农民获证率、转移率作为衡量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专家点评】 联合国劳工组织高级顾问张幼云:“衢州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当地农民素质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慢,最后导致农民收入低”这个基本状况。把握住这个根本原因并加以扭转,扶贫计划能获得成功就顺理成章。衢州的扶贫模式还将当地各种机构的力量协调成合力,既保证了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又保障了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受益者感言】 衢州衢江上方村妇女施华凤:我参加了高级家政服务培训班,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让我熟练掌握了烹饪、保健护理、家用电器使用、电脑操作等各项家政服务技能。我考出了“家政服务中级证书”, 这本证书很有用,前些日子我应聘丽水一户家庭当月子保姆,月收入有350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创新典范”专题报道 00007 培训农民 提高农民 富裕农民 本报记者 金毅 2009-6-19 浙江日报000072009-06-19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