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位于八百里浩浩荡荡的浙南瓯江中游,是一处集人文、美景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地,与丽水碧湖镇和大港头镇毗邻。古堰画乡是一幅画,这里的古樟、古街、古居、古埠,江上的帆影,天上的白鹭……无一不是风景!这个处处是风景的地方,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古堰画乡犹如清香淡雅的兰花,虽不事张扬开着,却因为雅致、馥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者、游客,不远千里慕名而至。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感情的深沉,土地积淀了文化的厚重。人们在这方水土上栖居,又用其特有的智慧发掘了这方水土的价值,以其特有的诗情蕴藉这个地方的文化。古堰画乡中的古堰,就是人让水与土地和谐相处最典型的事例。古堰就是通济堰,这座建于公元505年,距今1500多年的大坝,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比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足足早出1000多年!通济堰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由拱型堰坝、通济闸、石函、3大干渠、72条支渠、321条毛渠及众多的湖塘组成。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系网。每天将20万立方米松阴溪水拦入堰渠,日夜灌溉着碧湖平原3万多亩良田。通济堰上的石函引水桥,既是我国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也是世界最早的立交桥。石函引水桥建于公元1111年,现称三洞桥。一座在瓯江苍茫流水中静静地发挥1500多年作用的通济堰,成了我国耸立在世界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穿越时空,让如水般流逝的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探寻那如烟的往事,从历史的长卷里读一段世事沧桑——
南朝以前的碧湖平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可当时的松阴溪在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干旱时节,溪水流失,大量农作物因干旱枯死而绝收。最早受命修筑通济堰的是詹南二司马,是南朝的二个武将。在那个动荡年代,这二个武将却能静下心来,在这偏远的瓯江独具匠心地修筑了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实属罕见!虽然这二人在浩瀚的史籍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俩在历史上的伟岸形象。詹南二司马建造的通济堰大坝是木筱结构,每年都必须整修,这个工程得到历史性突破的是在南宋时期,组织者何澹。何澹系龙泉人,公元1201年他力请辞官,回乡后,他以报效家乡父老的方式,花费了3年时间对大坝进行重建,采用千株大松木嵌入河床作为坝基,即“千年不烂水底松”,同时又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浇铸在块石预留的阴榫内,坚固坝底。知恩善报的父老乡亲也一直纪念他,至今浙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美妙传说。
在古堰画乡,如果说通济堰是以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引人入胜的话,那么与堰头村一江相隔的大港头,则是以纯粹的风景而吸引人了。大港头位于松阴溪与龙泉溪汇流处,水宽流缓,风景秀丽。这个临江而立在水一方的小镇,保存着江南水乡最自然、最纯净的颜色。在这里,尽是漫江碧透、白帆点点、渔舟唱晚的美景。日月星辰、风霜雪雨、四季变化,更使得这里的景色显得绚丽多彩,“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忧伤,“吹皱一池春水”的宁静,“独钓寒江雪”的沧桑,“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壮,都汇集于此。正因为景色怡人,这个江南小镇每年吸引着全国50多个美术院校4万多师生前来采风创作。
柔顺而纯净的水,滋润了人们的性情。生活在水边的人们,内心渐渐地变得宁静、淡泊而平和。早春一个和风煦暖的日子里,我走在大港头的古街上,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坐在一个四周布满了油画的房间里,悠闲地逗着躺在摇篮里的孩子。此时此刻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一对母子在如此美丽的空间里,享受着一种宁静而平和的快乐。那一刻,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简单而平静的幸福!信步走在古堰画乡,看江中气势恢宏的古堰,看江边苍翠虬劲的古樟,看埠头风雨沧桑的双荫亭,看岸边鳞次栉比的百年老屋,看古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画廊里风格迥异的画作,看水边写生作画的人群,看所有悠闲赏景的人们,看游船热闹的歌舞表演,看云烟在江面上升腾,看余晖在江面上闪烁,看鱼跃鸟飞云卷云舒,看春去春回时光荏苒,看花开花落人生变幻……历史往往被保存在书本里,而古堰画乡却漫不经心地将岁月展开。
品味古堰画乡,如同品味一坛浸渍了岁月风霜的陈年佳酿,那优美的景致、文化的凝重都已融入这醇香无比的美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