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燃烧七百年不灭的琉璃窑火
· 李方福与
绵竹年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方福与
绵竹年画

本报记者 文 敏 文/摄
  “呵呵,下午这里开太阳啰,我要出去走一下哈。”电话线那头,连着绵竹安国横街小路一间小平房里的绵竹年画大师李方福。去过绵竹安国横街的朋友说,那是条安静祥和的小街,让人很难想象它去年曾经历了大地震的劫难。“画画要看心情哈,心里舒畅时多画些,不舒畅就少画些。不过一般是每天都画,早上5点钟起床动手,画到7点钟,到外面去走一圈再回来画,一直画到吃早饭。”80岁的李方福大伯声音清朗,说起绵竹年画来如川江水滔滔不绝。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已有千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四大年画,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去年的特大地震中,绵竹年画博物馆几乎完全损毁,现在正在重建一个全新的绵竹年画博物馆。

  就像川戏和川菜,绵竹年画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吸收了早已亡佚的四川各地年画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绵竹年画曾得竹纸之利,当时绵竹造纸,作坊集中在绵竹的遵道乡。沿一条小河,溯流而上,是远近闻名的纸厂沟,兴旺时,有大小上百家作坊。造纸要经过水浸、石灰腌制、堆码发酵、蒸煮等60多道工序。绵竹年画现在使用的是一种“粉笺纸”。纸先蒸过,刷上一种产自茂县的“白泥”。泥晒干,粉碎,水泡,滗去浊水,澄清,再晒干,再粉碎,加胶矾和糯米浆。这种纸莹白细腻,载色丰厚。年画迎春是要贴过年的,只有这种纸经得起日晒雨淋而色泽如新。

  年画在绵竹,按制作方法可分为“捶墨”、“落墨”和“填色”三大类。画工直接临摹翻刻名人字画,拓印原作,于是绵竹年画中就有了“捶墨”这一特殊品类。 “落墨”以水墨为主,近似国画中的小写,内容多是神像和戏曲故事。杨柳青、潍坊、桃花坞等地的年画多是套版彩印,画版繁多,程序复杂,线条细腻,颜色讲究,几十、上百张版才能合成一副画。绵竹年画的线条也是雕版印刷,但通常只有一张版,只起轮廓作用。“填色”就是同一张画版印好轮廓线后,局部着色用笔填画。不同的画工有不同的画风,脸形、神情和服饰的色彩都各有不同。黄丹、佛青、桃红、品绿等五颜六色被称为绵竹年画的“大色”。根据年画内容的变化,也有以水墨为主的素色。着色的方法既有精巧的“明展明挂”,也有粗犷的“填水脚”。“填水脚”是绵竹年画的绝活,也叫“赶水货”、“行门神”(喻其快)。它的产生,亦如陶瓷精品之中的“窑变”和“胎裂”,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不经意中创造的奇迹。以前,临近年关,画工为赶活计,不免手忙脚乱。趁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挑捡残余纸张,用揩洗碗内剩脚颜料的水色(方言“水脚”),仓促填色。画“填水脚”的,是技术娴熟的艺人。作品小幅居多,画面多为武将、文官、金童玉女,急就之作,一气呵成,看似寥寥数笔,实则挥洒自如,墨气酣畅,气势雄浑。

  李方福的年画属于绵竹年画的北路画派。与南路画派不同,北路年画以线条硬朗、色彩鲜艳厚重、画面富有变化著称。在制作上,北路年画均将年画墨线稿贴在墙壁上,手端颜色碗依次上色,再于案上画脸开相。所以,其作品大多不拘泥于线版的框架,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和较大的即兴发挥空间。同时,北路画派较多地采用了“明展明挂”的技法,亦即以同一颜色按不同浓淡排列成阶梯状,再用白粉挂线,讲究手摸要有凸感,形成了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富丽、质感厚重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李方福的年画中均有着明显的体现。

  李老伯和我说话时,正在画“二十四孝图”,这种年画本地买的人很多。据他的说法,四川人看画作画讲究些“古意”。这个“古意”,据我的理解应该是源远流长的民风与乡情。记得去年大地震后我去四川采访,遇到青川县马公乡一个邓姓乡民。他原在福建厦门打工,听到地震的消息后立马往家赶。当时交通中断,山路阻塞,人走车行都危险万分。他硬是走了一天一夜山路,赶到马公乡把八十岁老娘背在肩上,又从山道上连爬带走背到了江油的姐姐家里。没歇一口气,他又原路返回家中,把岳母也背了出来。我当时惊得倒抽冷气,但马公乡党支书告诉我,本地民风都是如此,地震时,先把老爹老娘抢出来,再返回去救小孩子。

  即使是“仕女图”,绵竹年画中的仕女也带着些俏皮与泼辣劲,与江南等地的仕女图气质迥异。今年5月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当代作家作品研讨会时,赠送与会嘉宾的礼品就是李方福老人的绵竹年画“仕女图”。

  李方福曾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是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他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会作年画。但是儿子外出打工,两个女儿嫁人后在家务农,也不愿意作画。后来李方福又陆陆续续收了一些徒弟,总共有10多个。目前,北派传承人李方福的弟子基本已经歇画。如何让北派年画的技艺流传下来,是他心头的一等大事。“画画讲究的是养气养心,现在人哈就晓得耍安逸,没的心思好生做画嘞。”平心静气说着话的李老伯突然抬高了声音,让人感到他心中对绵竹年画后继乏人的不安。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李方福与
绵竹年画
2009-6-19 48256F32002924A6482575C2002D8ED3[A1-文敏≈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