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努力开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 共享“红利”
· 雕塑精品亮相杭州
· 吕祖善会见宝钢集团董事长
· 面对面听民声 实打实解民忧
· 农业和工业都要走转型升级之路
· 萧山“擦亮”镇街品牌
· 一样的田野,不一样的收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样的田野,不一样的收入
——农作制度创新让浙江农民在土地上有了更多收入

本报记者 陈纪蔚 张丹丹
  有人说,浙江的田野“变大”了。

  跟以前比,同样的田野,一年四季不光产出了粮食,还收获了城里人喜欢的无公害蔬菜、新鲜蘑菇和黑木耳,养出了活蹦乱跳的野生土鸡、土鸭,捕获了美味可口的虾蟹鱼鳖……

  有人说,浙江的田野“变脸”了。

  跟以前比,同样的田野,一年四季,不单单只有金灿灿的稻田,同时还有排列整齐的蘑菇棚、蔬菜大棚,有的还是鸭子嬉水的水塘,有的还是鱼塘鳖池,有的变成了放羊的牧场。山坡上的茶园,又是樱桃满枝的果园;翠绿的竹林,还是放养土鸡的养殖场……

  田还是那些田,面积也没有变大,但实实在在的变化是——田野里、山坡上,粮食多产了,农副产品的花样更多了,价格卖得更好了,农民来自于耕地山野的收入更多了。一句话,人多地少的浙江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领越来越大,传统的精耕细作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变化,来自于田野种养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农作制度的不断创新。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4年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关键在于农民离开土地后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如今,来自田野的收入,同样也在源源不断地为浙江农民的“腰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种稻、养鸡、放羊、养鳖、栽培菌类……以往这些互相独立的农活,如今在同一块田野上被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为浙江农民带来更加多样的收入来源。行走在浙江广袤的田野上,色彩斑斓的农作画卷跃然眼前——稻田里鸡鸭能和平共处了,水塘里虾和鳖成了邻居,桑枝条、秸秆等废物变成了种蘑菇的“沃床”。

  种粮之余,田野还有了更多的收入

  曾几何时,田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失去了吸引力。因为种粮挣不了大钱,如果一年光种三季稻,挣来的钱也不如外出打段时间零工来得多。

  田野光种粮挣不了大钱,那就在田里多来点“花样”吧。在省农技推广基金会、省农业厅等部门的大力引导下,浙江的农作制度不断创新,让农民的“种田经”花样翻新。传统的“老三熟”,变成了新型高效的“多熟制”,一亩土地当成二亩、三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

  “一个棚,二批鸡,三亩田,四千斤粮,五千斤鸡肉,六千元收入”——这个顺口溜,现在余姚的很多种粮农民都能背得琅琅上口。种粮之余,农民把收割后的稻田改成养鸡场,收入就大不一样。余姚市阳明街道农民毛小敖的三块粮田里,3000多只放养土鸡正低头找吃。去年秋天,收割晚稻后,稻田搭起了两个养鸡棚,放养的土鸡可以出栏两大批,上市时间主要集中春节前和清明前后,不仅鸡好卖,而且肉质好、价格高。勤快一点的农民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里,撒点麦草籽,长出来的草还能成为鸡的青饲料。

  长势良好的水稻田,还能养鸭子呢。在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240多户种粮大户的水稻田里这些年基本上都养上了鸭子。后孟葑村村民戴土承包的100多亩水田,一年里不光能种两季水稻,还是他手下3000多只鸭子“撒欢”的天地。“鸭子在田里放养,产蛋更欢,吃的又是虫子、杂草,这种蛋最吃香,能卖四五块钱一斤。”现在,老戴每天有200多块钱的卖蛋纯利润。这些“鸭兵”不仅是戴土的赚钱生力军,还是他种粮的好帮手。鸭子能不定时地吃掉稻田里的各种病虫杂草,不仅不用耘田了,连除草剂和农药的成本也省了。

  山区的粮田,现在不光种水稻,还被农民用来“种”黑木耳。云和县云和镇郊区的农民陈火根,这几天正在田里收获最后一批黑木耳。再过几天,他就要把田整理一下插秧种水稻了。从去年11月份至今,他承包的5亩田共栽培了4万棒黑木耳,陆续收割了4000多斤,今年黑木耳一斤能卖近30元钱,这么一算,进陈火根口袋的收入就已经超过12万元了。黑木耳的栽培原料绝大多数是木屑、秸秆等废物,用完后可以作为肥料直接留在田里,能够使每亩的水稻产量提高40多公斤,还能减少复合肥用量。

  ……

  省农技推广基金会会长许行贯告诉记者,种粮之余,田野里照样能挣大钱,让本就对土地有感情的农民,重新珍视身边的土地。正是有了新农作制度的引导,往日不被看好的粮田重新披上了绿装,粮食产量稳住了,农民的钱又没少赚。这些年,浙江粮田空闲的少了,粮田流转过程中的承包价也在一路看涨。

  换个方式种田,既挣到钱又不听骂声

  这些年,浙江农民在土地上放开手脚种养,但一系列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农村环境污染。

  种粮要提高产量,就往田里大量用化肥,结果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产养殖势头看好,可农民为了虾鳖不生病大量用药,水产品农残超标,屡遭国内外消费者投诉退货。养蚕能赚钱,但采完桑叶的桑枝条大量废弃在田头,横七竖八。养鸡能致富,但村子里“鸡毛乱飞、半夜鸡叫、鸡粪臭气熏天”,邻居之间吵架不断。蘑菇价格一路看好,但种蘑菇剩余的蘑菇泥被乱倒在河道里,污七八糟……老百姓不高兴了:“你们这些致富能手,还是环境杀手哩!”

  (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一样的田野,不一样的收入 本报记者 陈纪蔚 张丹丹 2009-6-18 48256F32002924A6482575C200424A27[A1-陈纪蔚≈A1-张丹丹≈B1-周天晓] 2